民族艺术-中国版画

font print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中国版画的起源,有汉朝说、东晋说、六朝以至隋朝说。现存中国最早的版画,有款刻年月的,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根据题记,作于公元868年。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早约百年。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中国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的作品。作品大多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以宗教经卷为主。

   宋元时期的佛教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同时,在经卷中也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其他题材的版画,如科技知识与文艺门类的书籍、图册等也有大量的雕印作品。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苏州、福建建安、四川眉山、成都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同一时期的辽代套色漏印彩色版《南无释迦牟尼佛像》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彩色套印版画,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实用的要求,在宋代也出现了铜版印刷,主要用于印制纸币和广告。元代的“平话” 刻本是中国连环版画的前身。

   明清两朝是中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仅宗教版画在明代达到顶点,欣赏性的版画也在明代大大兴起。画谱、小说、戏曲、传记、诗词等,一时佳作如雪,不胜枚举。尤其是文学名著的刻本插图,版本众多,流行广泛,影响深远。

   这一时期也是版画各个艺术流派的兴盛期。以福建建阳为中心的建安派,作品多出于民间工匠,镌刻质朴。以南京为中心的金陵派,作品以戏曲小说为主。或粗犷豪放,或工雅秀丽,风采迥异。以杭州为中心的武陵派,题材开阔,刻制精美。以安徽徽州为中心的徽派在中国文化史上更具有源远流长的影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欣赏版画近千年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大量作品时,有以下一些艺术特点值得注意:

  1、尽可能利用对象的本色,显出木味。

  2、巧妙利用“留黑”手法,对刻画的形体作特殊处理,获得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3、发挥刻版水印的特性,让大块阳刻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4、通过巧妙构图,以丰满密集和萧疏简淡等不同风格来衬托表现主题。

  中国古代版画在历史长河中有它自己的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资料来源: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皮影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道剧戏之一。它是借助灯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人映照在屏幕上,由艺人们在幕后操纵影人,拌以音乐和歌唱,演出一幕幕妙趣横生的皮影戏。
  •    木偶艺术是有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国木偶剧源于汉代。唐、宋时已很发达。距今已一千多年历史。根据木偶的形体和操纵技术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四类,各有艺术特色。过去多用傀儡戏之名。现代木偶,多用戏曲调演唱,有的采用对话或歌舞。其中福建的龙溪布袋木偶,泉州提线木偶,广东的海南杖头傀儡戏,以及湖南、陕西、北京等地的木偶剧,剧目丰富,表演灵活,操作自如,音乐优美,久负盛名。
  •   火花,火柴盒及其贴画的雅称。最初仅作为火柴的商标用于火柴的流通,岁月流逝,火柴盒上的贴画突破了商标这一概念,其图案设计的选材也随之扩大,包罗万象,顺理成章的有人就想把它们收集起来以供赏玩,为人们平静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些乐趣。  
  • 舍维尼城堡(Château de Cheverny)不仅仅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古迹,更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家庭住宅。这座城堡座落在法国中部罗亚尔河岸的一个美丽山谷中,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展示着过去法国家庭生活的样貌。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