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人造美女”和“美女经济”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真/综合报导)爱美是女人的天性,美可以拥有喝采,也可以赢得男人心,但是天生丽质的女性毕竟少数。加上现今的美女很“经济” 及日益成熟的整容技术给人们带来了改变的幻想,于是“人造美女”的汹涌热潮,让很多人甚至来不及仔细考虑就卷入其中。然而人造美丽的前提是,要破坏受之于父母的身体原创,在“毁容”的基础上构建新容貌。而在所费不赀的结果下还得冒不可预知的手术风险。

美女抬头 要求全新展现

据浙江在线报导,上世纪80年代,专业的整形医院并不多。那时,所有割双眼皮的人一定要有单位证明,类似“割了眼睛会漂亮一点”的理由是绝对不入流的。所以一般只有演员才会有整容需求,证明单上通常会写“因工作需要”。当时整形外科80%以上都是因为先天不足或后天受损不得不手术的病人。

而当前美女经济势头高涨,多数整形的理由与80年代是大不相同了。想要锦上添花的人不在少数,“人造美女”在改造前大多并不丑,不少还属于可爱型,面貌属于中等偏上。过去整形者大多要求局部改造,而当前“人造美女”要求的“大动干戈”,期待的全新的展现。

鹅蛋脸、双眼皮、大眼睛、高鼻梁,以及鲜明的轮廓俨然成了现代审美的潮流。现在的整容手术单眼皮可以成双、塌鼻子可以垫高、大鼻子可以改小,招风耳也可以服帖、厚嘴唇可以变薄、天生的眼袋可以去除、后天的皱纹可以抚平、多余的脂肪可以抽掉。年纪大了脸上的皱纹还可将面部表层皮肤切开后,将所有的组织都往上提。还有对脸形不满意的可以削骨,颧骨、眉骨等进行截骨改形,隆起的要锯平,往前突的要往后推。

美丽背后的代价

一项研究显示,丑陋女性的薪金 通常较外表平凡的少5%~10%,而漂亮女性的收人却较平凡的高出5%~10%。但是要成为“人造美女”所付出的代价是不轻的,比如,手术后众多疤痕、整形所用的填充物对人体的危害及不可预知的手术风险。

尽管现在医学发达,高明的医生会让手术疤痕尽可能地小和隐蔽,比如把做双眼皮的疤痕留在眼睛上眼睑的皮肤皱折里,把 瘦脸的刀口留在口腔里,把隆鼻的疤痕留在鼻腔里,把隆胸的疤痕留在腋窝里等等,但留下的众多疤痕也必然是终身陪伴。

学者指出,诸如隆胸、隆鼻等手术在切开身体的同时,还要往里面填入填充物。将这些人体原本不需要的东西,强行放到血肉中间去,就是破坏自然,破坏人体本来的平衡环境。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即使是最好的进口材料,厂家也不敢保证这种材料终身不会出现问题。

整容手术和所有外科手术一样,存在着血液感染、麻醉失败和其他更多不可预知的手术风险。所以正规的大医院即使在做最小的双眼皮手术时,也会实施心电监护仪;并针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准备了完善的抢救预案。

悲剧

报导中说,浙江省人民医院每月都要碰到10例左右双眼皮手术失败者。时而也有患者隆胸手术失败后,有法院指定到该院做医疗鉴定,以作为打官司的证据。

2004年1月初,一个约20岁的女子在珠海一家美容医院做隆胸手术时猝死。台湾两名女子今年中国新年期间做了面部削骨整容手术,结果一人变成植物人,另一人送命。死者家属向肇事医生索偿1000万元新台币。

还有日前媒体报导,想成为“广东第一人造美女”的24岁青岛女子官英,多项的整容手术也都不尽如意,首次抽脂后,体重反而从50公斤增加到了57.5公斤,双眼皮手术中两边埋线不均衡,显得一弯一直,抽脂后的两条大腿恢复状况也并不太好,常伴随较为强烈的疼痛感,如今都不能弯下腰去。

制造美女还是制造卖点?

“美女经济”的这个民间定义,直截了当地表达了人们对时下正热的社会现象的认识。 美女,可以用来赚钱。美女可以“代言”地方形象,“美女就是投资环境”。所以,从大城市到地州县,美女们正在被“经济”。有人说,如今在国内最红火也是最赚钱的行业有两个,一个是房地产经济,一个是“美女经济”。

据新华网报导,郝璐璐、张迪……面对镜头,她们展示动人的笑容, 展示改变命运的勇气;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称谓:“人造美女”。从割双 眼皮、垫鼻子到全身的脂肪大转移、彻底的改头换面,她们是今年美容整形业的披坚执锐者,在给自己和整容机构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的议论与思索。

沪版“人造美女”张迪参加一媒体举办的活动。在自我介绍之余,毫不在意因为手术辞去工作并表示,一定会得到比以前更多的工作机会和选择。专家说,不要滥用整形 “人造美女”的出现,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催生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众造美的心态。

动辄数十万元的费用、高密集的手术、一连数月的疼痛和消肿过程,都无法打消一些人对“人造美女”的热情。 24岁的北京女孩郝璐璐被称为中国第一“人造美女”,全身十多处进行整形,手术数十次,历时近200天,耗资30余万。

在不断炒作中,整容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利润日益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误区。一是对手术期望值过高,认为“想整成怎样都可以”。二是照葫芦画瓢,拿着明星的照片要求整个“金喜善的鼻子”,有的甚至拿了郝璐璐的照片、告诉医生“我也想那样”。三是整容低龄化成风。上海一位母亲希望女儿日后能当上模特,所以就带着才3岁女儿孩到医院动手术整容。

变味的“美女经济”

“美女经济”为何盛行呢?很显然是因为美女创造的效益可观。据深圳新闻网报导,2003年的“环球小姐”比赛,拥有全球167个国家超过6亿的电视观众。这种高收视率的背后就是庞大的经济利益。

“美女经济”的具体表现形式更是五花八门:美女表演、美女公关、美女广告、美女促销、美女拉客、美女作托等等;赚美女钱的行业有服饰、珠宝、减肥、美容、美发、健美、化妆品、摄影……数不胜数。更严重的是一些商家纷纷利用各种不正确的手段来开发“美女经济”,并从中谋取暴利。

然而,过浓的商业操作只会让“美女经济”变味。最明显的是,用赤裸裸的身体来招揽顾客,不仅伤害“美女”,对社会风气的杀伤力更是无法挽回的。而且靠美女支撑的经济必将脆弱而不堪一击。大凡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时,商家总会使出种种手段来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对自己的“青睐”。于是乎,“美女经济”、“赌博经济”等等不正常现象也就应运而生。

选美活动,称得上是“美女经济”最为轰轰烈烈的表现形式。但有人表示,当美女被“经济”,且日益泛滥甚至走火入魔的时候,是该对愈演愈烈的选美现象予以关注和思考,并在深刻反思中寻求解决弊端之道了。

选美活动的泛滥和低俗化,容易使女性陷入追求外貌美忽略内在美的歧途。事实上,女性仅靠美貌为生是难以长久的。学者曾说,““美女经济”的泛滥,其实是一种误导人生观、价值观,为物欲横流推波助澜的非理性行为,它将使越来越多的女性歧视劳动和知识,转而凭借自己的外貌资源,千方百计去换取金钱和一步到位的所谓“幸福生活”。任其泛滥,不堪设想。

更可畏的是,这种社会风尚已经渗透到校园里。校园里,学生自己会自动地评选“美女”,而“美女”可以不用打扫教室,因为有“护花使者”代劳。校园外,大学生、中学生常常出没于各项选美活动中,每次“选美”都会使一些美女学生走向社会。某地国际啤酒节落幕,选出来的“啤酒皇后”就是一名15岁初中女生。

教师说,商业炒作色彩太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专家说,“美女经济”造成的不良社会风气侵入校园,严重影响乃至扭曲着我们的教育以及教育观,这将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使他们迷失方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女主持人李霞 没有时间谈恋爱
中国眼镜美女也能当空姐
情人节诉求  化妆品业者促销唇膏
女士黑发长存的秘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