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回归理性 公投写历史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特稿)台湾选战昨晚沸腾至最高点,今日投票日应回归理性,从蓝绿双方的政见、政绩决定投票,另项更重要的抉择,则是台湾首次举办的公民投票,过程虽一度被选战的烟硝所掩盖,但是,选民切勿忘却其公投权利,因为这才是真正影响台湾未来走向的最重要投票。

部分在野人士以“违法公投”为由,主张“拒领公投票”;其实,两者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公投投票率过低,是民众参与不高或放弃自我权利,这与违法何涉?如果公投是因违法需要加以“惩罚”,那也要经由法律与行政程序,对于发动与执行公投者定下罪名,用拒领公投票“裁判”违法,理由牵强,也不尊重法治。

民众应该进一步厘清,所谓“抵制公投”,表面虽是针对公投,但背后深层考量,仍是着眼于总统大选,所采取的反动员策略,目标是政治、政党利益,对象是个人、而非国家;部分民众或许质疑合办公投亦有选战因素,但反过来说,如果朝野一致支持公投,公投对选情岂会有任何涟漪效果?

若无人诉求拒领公投票,又怎能凸显部分在野人士对公投态度的迟疑与保守?蓝绿虽为总统大位打得难分难解,但来台超过七百位的国外媒体记者,以及三十个主要学术团体与智库,除了关注选情外,较多的观察与询问重点,则是这次的公投过程,因为无论是强化国防与对等谈判,投票结果有无过半,或是同意与不同意的比例,国际社会都已经要开始为台湾打分数、写成绩。

从结果论来看,公投如果未过半,国际社会的可能反应,最中性的判断是民众参与感不高,但是亦有可能出现衍生性的诠释,例如:多数台湾民众对强化国防与对等谈判有所迟疑,甚至是对民主制度的怯懦,或者受到中国的压力而有所屈服。

然而,无论是哪一种,均非正面,这对台湾的民主形象与政治改革,也将是一记重击。

更严重地,对友台国家如美国等,也将进一步激荡其内效中与友台的力量消长,长期而言,将因台湾缺乏确立主体的决心,而削弱国际社会协助台湾的声音,整个台海情势也将有质变之虞;为了总统大选,让公投成为政治祭品,政治人物显现自私、短视,但生活在这块土地的台湾民众,不应随之起舞,相反地,无论基于自保亦或为后代安全福祉,奠定首次公投,突出具高度宣示性的结果,才真正符合台湾的利益。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