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教师流失孔雀东南飞

标签:

【大纪元3月29日讯】近年来,中国大陆媒体报道,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任务最重、覆盖面最广的农村基层学校,教师队伍的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四川日报3月28日就当地农村基层学校现存问题发表了题为:为何孔雀东南飞?农村教师流失现象调查(1) 。

*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仅够‘吃饭’而已

仁寿县分水乡中心学校地处偏僻的山区,是一所 “四无”学校,(即:无办公室、无实验室、无操场、无食堂),该校有近700名学生,40名老师。校长万永介绍说,从1997年至今,先后有8名老师离开了这所学校,却没有一名老师进来。万永感叹,“这样一所学校,谁愿意来呢?”

教导主任颜学俊说,学校没有一套成套的住房。老师月工资只有600多元钱,自来水费每立方米4块钱,比城里的还高;大米、蔬菜等必需的生活用品比山下高出许多,由于条件艰苦,待遇差,有50%教师的家庭中夫妻有一个人是农村的,俗称 :“一头沈”。

遂甯市船山区桂花小学,2003年有6名一级年轻教师去了城里,老师们的离去让学校忙乱不堪,校长王新民一直在为找老师而奔忙,王校长无奈地感叹道, “平日里没什么奖金,也没年终奖。我们这儿连去年调工资后的上涨部分都一直没有发齐。每月几百元的工资,有时还比不上外出打工的收入,怎么留得住人呢?”。

王校长告诉记者,学校的收入来源主要只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转移支付的教师工资;另一部分是学生的杂费,没有用于学校办公经费的政府财政拨款。为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收的杂费全用来支付水电费、粉笔费、添置必要的教学设施等都还捉襟见肘。如此一来,学校自然拿不出钱来为老师提供其他的福利。

“不仅是待遇的问题,教学环境的恶劣让我们不能不作出更现实的选择。”曾在桂花镇南垭一村小学任教的刘艳娟如是说。刘艳娟在桂花镇南垭一村小学面对的是:没有玻璃窗的教室,不通自来水的校园,没修葺的校舍,一年后,刘艳娟最终选择了离开。

当地教育部门的一名官员算了一笔账:当地对小学经费投入一年约1.5亿多元,其中支付小学教职工工资1.4亿元。可用来支付教师福利、办公经费、改善教学条件仅有0.1亿元。

《2004年教育部门预算内小学教育事业费支出、基建支出明细表》上显示,教育费约有80%多投入到农村小学。“可比例虽大,总量却十分有限。”这名一名官员表示不足。“总量投入仅够‘吃饭’而已,做不了什么额外的事,而且我们对教育的投入在我省还算中上水平……”

*“没有事业、没有感情,我们还留在那里等什么呢?”
‘????
德阳外国语学校12名老师都是学校从省内各地挖过来的,其中,来自中江的就有5名。2003年到德阳外国语学校的邓卫东称,离开中江中学主要原因是,当地教育部门一直不能帮助其解决长达5年的夫妻分居问题。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则说。 “我来自一个较贫困的农业县,当初我走主要是因为感到不公平。”。他说,在他原来任教的地方,首先是用人风气不正,教好班要送礼、评职称要送礼、评先进也要送礼。其次,除了行政津贴外,学校领导还巧立名目给自己发钱:没上课,课时补贴却比任课老师拿的还多;没上毕业班课,就以在毕业班蹲点为借口,分走毕业班奖。另外,政策不能兑现。这位老师说,他们学校对高三老师,高考前一个政策,说考得好要如何如何奖励他们,等高考成绩下来后,政策却变了,奖励政策要么是一纸空文,要么大幅缩水。“没有事业、没有感情,我们还留在那里等什么呢?”
‘??br>这类故事还有很多……。

‘??br>(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外国人眼中的总统大选
“共产党五十年来对五千年中国文化的攻击”
杜义龙:“禽兽”教师的背后是丧失人性的官僚体系
华人钢琴大师陈瑞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