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隽:台湾大选 有惊无险

唐元隽

标签:

【大纪元4月1日讯】民进党总统候选人在这次大选中以微弱多数获胜,使选前即对形势看
好的国亲二党候选人既不甘心又不服气。加上这次废票偏多,投票前又出现陈吕二位候选人遭枪击案,疑有不公正因素影响选情,于是连宋提起选举无效之诉。支持泛蓝的民众也群情激愤,进而发动街头运动、游行示威,表达对选举结果的不满。3月27日,近50万台湾人在
总统府周围举行抗议,高呼“要真相!拼公道!救民主!”局面一度混乱、游行人数众多,达到抗议的高峰。如此诸多不满,如此对立的情绪,如此浩大的行动,不啻出现一场政治危机。台湾民主的体制面临严峻考验。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专刊中一篇文章说,这次台湾
大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未遂的政治暗杀,然后是微弱优势的胜选,如今则是台北街头的抗议,均对台湾新生的民主制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出现选举纷争的时刻,不通过司法渠道仅靠街头激情很难解决问题。陈水扁和民进党政治家们抱持以理性和平的愿望、宽容和解的精神对待示威的民众。竞争的双方政治家为共同的国家利益着想而达成妥协。“3.27”后,公开的抗争情绪逐渐平静下来,遵循法律程序
解决问题目标逐步得到实现。从昨天台湾股市上扬300点利好便可看出,危机已经得到化解,真是有惊无险。

台湾的稳定不是依靠暴力镇压、恐怖效应、愚民政策来实现的,而是一种在多党竞争、利益冲突、选举拉票、权力制衡等动态的制度安排中寻求相对的稳定。它要求政治家、政党、民众在实践中培养出自觉尊重台湾的法律、维护宪政制度和法治原则的成熟文化修养和心理素
质,不偏不激。使人民能熟练掌握运用这种动态社会中的竞争规则。

这次台湾所面临的挑战如此严峻,似有危机深重之感,甚至示威者中已经有人打出“民主已死”的标语了。不少华人疑问:台湾的民主会失败吗?华人适合搞民主吗?的确,在人类历史上,民主制度有过失败的记录,尤其是当它刚从专制制度中脱胎而出的时候。即使象美国
这样民主典范,也曾经遇到过南北战争、水门事件、以及不久前的布什-戈尔选举纠纷等多次严峻的挑战。更不用说许多欠发达国家充满了民主尝试失败、独裁制度回潮的例子。有些国家以文化差别,做为阻止民主改革的借口。70多年前,不少德国人也相信他们的文化不适
宜于搞民主。希特勒就是利用了德国人的这种观念,建立起法西斯体系的。

民主制度当然不是万能的。它的适应性也许与种族、文化、宗教有一定的关系,有时看上去是一个十分脆弱的制度,但这决不能说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注定与民主制度水火不相容。至少在今天的台湾,我们就看到令人羡慕和惊奇的、有模有样的宪政民主制度。

大选结果自然影响台湾人民的幸福。但对华人社会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对政治落后的中国大陆产生的示范效应。台湾的民主,衬托中共专制的丑陋。那里的变化给迄今仍在共产党专制统治下的中国人民带来希望,也给中国大陆树立了民主法治的榜样。始终以武吓制造压力
的中共当局,最怕的就是在中国实行真正的民主选举。因为,这样一来,当权者有可能丧失权力,或者他们手中的权力受到制约,从而使这些大大小小的皇帝们不能继续骑在人民头上为所欲为。

对台湾人民来说,大选中由谁获胜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里的人民按照法治社会的宪政精神,按民主的程序进行运作,最终让台湾所面临的问题得到解决。台湾被排斥在联合国等一切以国家名义加入的国际组织之外,并始终处在中共武力统一的威胁之中──在这种特殊
的外部环境下,民进党认为只有顶住对岸武力威胁,坚定民主之路,才能让台湾不在中共打压武吓中沉默死亡。陈水扁总统执政4年深化改革,突出国家认同等政治问题的优先性,为人民争取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提升台湾人的尊严,进而给他们带来安全做出杰出贡献。这
显然受到年轻选民们的特别欢迎。

台湾政治家目前不缺少与支持者之间文化认同感和相互信任关系。但未来的台湾如何提高代议制民主决策效率,使政治运作进入更为平稳状态?为使一般的民意对立不至于影响政治运作和政权的稳定性,台湾应加强中间选民的厚度和力量,扩大社会缓冲地带,建立以政治人
物的政见、诚信和个人经验为条件而减少地域、族裔背景条件的更加公平的竞争,以不断弥合台湾社会的裂痕,达成全民和解。台湾的民主一定会成功!

转载自《民主论坛》;http://asiademo.org/gb)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