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恒春古城

人气 8
标签:

【大纪元4月29日讯】新唐人电视台记者林美华、陈冠妤采访报导
恒春是台湾最南端的乡镇,除了拥有一个极浪漫的名字和超迷人的景观外,她还有四个全台湾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门,目前被列为二级古迹。你知道恒春这个名字因何而来?又起于何时吗?你想认识她古典知性的另一面吗?

恒春古时候并不叫恒春而叫琅桥(据推测应是排湾族语的音译),在公元1874年5月这里发生了著名的“牡丹社事件”,当时的钦差大臣沈葆祯授命巡抚琅桥。沈葆祯到此后发现这里的地势雄伟,进可攻退可守,惠风和畅,四季如春,因此上奏请准筑城设官折。他当时上奏对琅桥的描述:“时已残冬,麦穗秧针黄绿相间,则内地四月间景象也。”恒春之名可能定于此时,而后奏准,遂设恒春县城。


恒春古城,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到现在已有一百二十九年的历史,是全台湾保存最完整的百年县城。古城内的街道呈丁字型,昔日北门为正门、是古城之官道,这一带为练兵营,因此甚少居民。现今北门的城墙上还保存着恒春古城唯一的碑石,这一碑石立于清光绪二年(约公元1876年),内容是: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为严禁自尽图赖以重民命事!(北门画作为半岛艺术季展览作品)

时光荏苒、物换星移,现在北门附近居住的人口虽然不及西门、南门来得多,但是城门四周都可见得到新旧楼房,而且其两侧的城墙现今已修复完成,城门右侧筑有楼梯可供人登上城门思幽怀古一番!这是四个城门中唯一可让游客登楼观赏的城门!透过画家想像的笔触,我们仿佛坐着时光机回到了百年前北门的一角,稍稍感受当年的景致!

恒春古城,当年城内居民多居住于西门及南门附近,以致现今此二处周边商业繁荣、人口集中,尤其今日的西门巷道更显得狭小。而南门是四个城门中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还保留有拱形城门及周围砖砌的城墙、城门上筑有飞檐式的牌楼。但为了整治交通而将南门的城门两侧辟为道路,以致形成一个圆环。

南门

东门城墙

东门的城门上也筑有牌楼。当年恒春古城建城时除了四道城门外,还筑有城台、城楼、炮台四座、沿城周围共筑有1384个城垛。而今城垣大部分还在,为了保持古城景观的完整性,景观整建工程已展开,整建采用古法:以石灰、糯米、黑糖浆等为建材,来从事修建,希望让百年古城再次重现新生命。

屏东县政府主导了整个恒春古城的重建计划:整建工计划从东门城墙延伸至北门,由于在养鸭水塘发现了护城河的残迹,也将一并整合成为生态景点。 西门则因道路狭窄而且有很多商店面,未来将规划为单向车道且增加人行步道,以构成徒步商业店街。南门周边商业发达,也将规划成商业景点,以便提供游客休憩、消费、古城艺术的欣赏导览。北门因邻近学校,将规划成文化景点,规划成具有当地民风特色的文物街道。

届时我们看到的将是朴实的古代城墙依旧坚挺着,继续守护这里的土地及人民。让我们一起来期待那重返时光隧道的欣喜吧!@(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三百张环岛观光火车票 不到4分钟销售一空
屏东恒春飞鱼季登场  饭店业者推出美食观光
毒品入侵 “春天呐喊”又变调
恒春半岛铁人三项赛 17日展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