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诗人北岛在北美演讲

美南国建会峰会划上圆满句号

人气 9

【大纪元6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梅报导∕2004年6月19日晚,在休斯顿糖城美丽华酒店举行的艺文座谈会“从文化差异看思想独立”,邀请了三位优秀作家演讲,他们分别是中国诗人北岛、纽约作家协会会长韩秀、保钓时代作家刘大任,为两天的美南国建会的年度盛会“二OO四年美南科学工程技术讨论会及多元化高峰会议”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美南作协与美南国建会举办的此项活动吸引多达160余人参加,包括许多慕名而来的文学爱好者,大陆与台湾两岸人士均有。


  由文化总会德州分会胥直萍会长主持的座谈会轻松、直白,少有文人雅士的修饰华丽,令在场听众感觉非常愉悦、和谐。每一位作家开讲之前,均有一位休斯顿社区的重量级人物作引言,介绍该作家的背景与作品。美南国建会会长郑振兴与美南作协会长钱莉致欢迎词。


  作家韩秀被胥直萍会长戏称为“碧眼珠的洋人”。在她自我介绍及演讲后,观众才了解她的生平之曲折及遭遇之痛苦。她的父亲是美国人,曾任美国驻中国重庆大使馆陆军武官,母亲是中国人。二次大战之后不久,1946年她出生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两岁回大陆,在大陆经历了文革,因为她的身世血统在中国大陆倍受歧视,也因此促使她独立思考,当所有的中国人都说她的父亲是敌人,她越要“抵抗到底”,因此造成她长期处在绝望的境地,没有一个人宽慰她,而当这种“备水一战”变成一种常态时,就促使她坚定的活下去,这些经历后来就变成她文学的源头。她说,今天是父亲节,祝福所有在场的父亲有幸福的生活,父亲节快乐。因为自己所受之苦的原因,她希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短一些,痛苦少一点,快乐多一点,幸福的父亲多一点。


  而刘大任是在大陆出生,9岁到台湾,1966年至1972年在加拿大攻读现代中国革命史,据引言人刘虚心介绍,刘大任“精力充沛”,退休后替苹果日报和壹周刊写专栏。刘先生讲到他到中国大陆广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曾询问一个流利的讲解员,“彭湃是谁﹖”讲解员居然不知道。而联系到大陆人士普遍不知这段历史,刘先生详细讲述了彭湃的生平,包括他的家族,他留学日本的经历,他成立中国第一个农会的过程,以及最后为了中国的未来,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包括家族和自己的生命。刘先生感怀中国的“新批评主义”学者,对中国“感时忧国”,永远忘不了“故土”。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如果被权利者拿来变成统治者的工具时,就会造成不好的结果,影响我们的判断。如果我们能把现代化与合理化结合,当我们思考大的问题、选择典范时,就会抓住更合理化、更理性的角度去思考。


  最后演讲的是中国大陆著名诗人和散文家北岛。北岛是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1989年后,上了中国政府的黑名单,被迫流亡海外,在1989年至1995年间历经7个国家,搬了15次家。他自称是“最老实的人”,备了讲稿,从头念到尾,但他的讲稿优雅、诙谐,略显伤感。他曾是“1989年的鲁滨逊”,碰到各种人,并认为“这世上谁也救不了谁”,但是当他1993年踏上新大陆,他感觉“对于流亡者来说,这就是历史之外的避难所。”他在美国也是游走四方,接触了很多人。唯一缺憾的是他对故国的思念,只有两年前因为父亲病重,才被允许回了一次北京去探望父亲。

  在观众问答部分,有人提问台湾前途如何﹖刘先生说,没有人能回答,他的态度是﹕不惜一切代价保持和平发展。中国大陆的作法,有很多的问题﹔台湾在发展民主时,也出现了问题。如果在现代化、合理化上探讨,会比较冷静客观的处理。

  有人问韩秀如何能从农工成为外交官夫人﹖韩秀介绍了她的外祖母出身大家庭,从小受外婆影响,韩秀读“修善本书”,从1978年来到美国,在自由的空气里,学什么都很快。

  而北岛为观众朗读了他的诗作,包括“一束”(1973年作),“画”(1990年作)和“黑色地图”(2002年作)。他念到“重逢总是比告别少,只少一次。”

  对于观众提问,如何能独立思考﹖这三位作家均做了答复。刘大任答,先考虑自己,为自己、生命、自由和一切,作努力,从这一点出发,才不会受影响,被牵着鼻子走。也就是自爱,才有独立的个人,才会独立思考。韩秀则宣称要无私才能有独立的思想,把你的关怀散发出去,心中要有大爱。北岛称,中国人不太越界,不会跨出思想的局限。真正的知识份子是生活在国界外、中间地带的人,对所有权利机构持怀疑态度的人。@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南国建会将举行
美国将在两周内把萨达姆移交给伊拉克新政府
朝鲜半岛两金峰会四周年 和平统一仍无期
回教网站:盖达组织扬言处决一名美国人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