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紧消除盲目投资障碍

标签:

【大纪元6月2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二十7日电)虽然中国大陆近期陆续公布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已经取得成效,但经济运行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投资增幅仍然偏高﹔基本建设贷款继续多增﹔煤电油运供求关系依然相当紧张﹔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依然较大。盲目投资仍是妨碍当前经济发展的症结所在。

新华社报导,回顾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盲目投资、低水平复复建设问题曾经反复出现。权威经济部门认为,其深层次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体制不完善,增长方式粗放。

尽管经过多年的调整,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从产业结构上看,二00三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第三产业即使扣除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影响,其比重自一九九二年达到历史最高峰以来一直徘徊不前。服务业发展甚至落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这难以促进其他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技术创新,难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投资消费结构失衡。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投资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四点八,而消费仅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五。正常情况下,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而中国近年来却主要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这种局面难以长期持续﹔从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上看,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发展较慢的情况没有得到大的改观,巨大的国内市场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缺乏接续。

报导坦承,中国大陆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但当前经济体制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任务尚未完成﹔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宏观调控体系尚不完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这些是造成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冲动、消费不振等问题的体制性因素。

报导警告,经济增长粗放的警钟再次敲响,中国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的弊端近来表现得非常突出。二00三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六点七,而国内生产总值只增长了百分之九点一,与此同时,电力消费增长了百分之十五点四,钢材消费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八点六。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能耗产业成为当前发展最快的产业,而法律服务、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等高附加值、低消耗的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权威经济部门负责人提醒,不真正解决结构、体制和增长方式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投资盲目扩张的冲动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倾向,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就随时可能再度出现。

相关新闻
摩根士丹利称东南亚经济明年有风险
新闻集团移师美国澳市场振荡
亚洲首见 印度将辟150跨国廉价旅馆 
讨论: 中国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