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卡“燎原” 台湾金管会关切

标签:

【大纪元7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中兴╱专题报导
  在台湾电视萤幕上,几乎每档节目都可看到不同银行的现金卡广告,都是充满节奏、光鲜、青春且富含创意的杰作,在赏心悦目之余,不少人付诸行动,加入现金卡的借贷行列,但广告却没以同等篇幅,告知消费者借钱必须连本带利地还。

  台湾行政院金管会于7月1日正式成立,官员对政务的处理焦点仍放在“推动第二阶段金改”,但事实上金融危机除了已浮上台面的逾放问题与市场自由化外,日益燎原的信用卡╱现金卡泛滥所潜藏的系统性风险,却日日进逼,犹待金管会给予“关切的眼神”。

  现金卡是一种无担保授信,利息收入虽高,但银行承受的风险相对也较大,以国内现金卡发卡龙头万泰银行为例,5年来发卡数超过140万张,授信总额达700亿元,但今年第1季逾放比却升高到7.2%,较去年同期遽升2.2个百分点,可见靠现金卡赚钱要付出代价。

  在韩国,消费者在政府政策鼓励下,掀起了信用购物的热潮,虽然为当年经济增添了成长动力,却因过度消费,在递延还款期限届期时,卡债压得许多韩国家庭陷入危机,甚至引发乐喜金星(LG )信用卡公司因逾放过多,于去年11月爆发财务危机,呆账规模居然达新台币千亿以上。

  金管会正试图导入美国“早期纠正”(PCA )制度,但对于现金卡,“早期”的定义可能要拉到“广告”阶段,因为现金卡的盛行,和不负责任、一味美化的媒体广告有绝对关系,同样受信用卡债威胁的新加坡政府,已针对过度促销的信用卡广告采取取缔行动,台湾信用卡逾放比虽然不高,但却不能否认个别银行风险集中的事实,对于未适当告知消费者现金卡权利义务的媒体广告,也应祭出管制手段。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银行公会:泄漏客户资料  罚减收循环利息
贷款顾问公司林立 凸显部分消费者债信危机
美四口之家挣多少够活 纽约加州并非最贵
英伟达登顶“全球股王” 黄仁勋访台掀热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