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中二年级苏俊颖 南县善化庆安宫“小庙公”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8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杨美红╱台南报导)家住台南县善化庆安宫旁的苏俊颖现就读新市国中美术班二年级,七十八年次的他在学校是搬演布袋戏的风云人物,回到家则成为庆安宫的“小庙公”︱义务解说员,家中的收纳箱堆放着从三岁开始迷上的布袋戏偶,而今他则刚完成一幅大型的庆安宫水彩画,画中,门神的威武神态勾勒得栩栩如生。

将三级古迹庆安宫视为自家后院的苏俊颖,对于庆安宫的建筑特色、历史源流记得一清二楚,两年半前庆安宫开始长达两年的整建工程,为了满足好奇心,他每天下课后都往庙里跑,了解工人们如何整修,他看着工人在自家门前混合红糖、糯米粉和泥土,打造庙埕广场坚硬的地砖,当师傅敲碎不同颜色的瓷碗、切割不同弧度以便创作剪黏作品时,他更是看得入迷,师傅只好送给他四、五个瓷碗做为纪念。

苏俊颖说,为了更了解庆安宫,他看遍所有介绍资料,庙宇整建完成后,自然而然肩负起义务解说员,附近的小学生写乡土调查作业时,都知道要找这位大哥哥帮忙。

透过翻译,他甚至帮外国人导览庆安宫,从庙门的龙虎堵、清朝石狮特色、窗户的四只蝙蝠象征赐福开始,一路介绍庙门内的藻井典故,连四座柱子雕刻牡丹、莲花、菊花、梅花代表春夏秋冬都一一详加介绍,让外国游客称赞不已。

苏俊颖表示,庆安宫属于传统闽式建筑,是开启他艺术细胞的源头,庙内每幅画作、神像的雕刻他都一一审视过,尤其潘春源绘制的四聘,庆安宫内就有两聘,分别描绘姜子牙与诸葛亮,每幅聘中都有分隔,左边人物宁静祥和,右边人物表情较为严肃,而楼上的十八罗汉像,更显示出古今师傅手艺的不同,从降龙罗汉的神态、手中握珠、脚下踏龙的型态,便可发现百年前的雕工细致、生动,远非现代匠师可以比拟。

善化国小代校长王辉保回忆,担任美术老师时总喜欢叫苏俊颖到黑板上画画,也许是因为从小生长在庙旁缘故,长期的耳濡目染下,俊颖相当热爱乡土文化,随手就在黑板上画出十八地狱图,再加上他喜欢收集布袋戏偶,精致的戏偶也培养出他对于人物姿态、神韵的细腻描绘。

王辉保表示,苏俊颖对于传统艺术相当执著,再加上有优异的美术天分,使得他的作品看似随意,但线条却相当生动,具有纯真的美感,没有庙中画匠的匠气,可说是富有灵气的创作作品,此外,他从小没有老师指导,全凭自己的观察、感觉而作画,在美感、艺术的追求上远远超越同年龄的小孩。

苏俊颖花费月余时间完成庆安宫画作,让庆安宫庙方人员惊艳不已,希望他能将画作挂在庙里,庆安宫委员洪献章表示,苏俊颖从小在庙旁长大,早已把庆安宫当成自己的家,街坊邻居几乎都认识这位小庙公。

内沟文史工作者黄耿国表示,苏俊颖画的妈祖像、庆安宫都有自己独到的美感,想让人不注意也难,再加上他的口才一流,在导览庆安宫的过程中,钜细靡遗的程度,都可以见识到他平日收集、阅读资料的用心。

苏俊颖从小便对乡土文化情有独钟,除了对于古庙了若指掌外,也对布袋戏爱不释手,经常登台表演,妈妈黄淑芬回忆,从三岁经过书局看到简易布袋戏偶,俊颖便像着了魔,开始长达十年的收集。

苏俊颖说,以前卖给小朋友的布袋戏偶,是用塑胶头加上布料缝制的衣服,可以塞进书包里到学校玩耍,后来庆安宫每逢节庆邀请布袋戏团表演,他则捡取被淘汰的戏偶,回家用针线、亮片、珠珠重新缝制、修补,国小六年级时,他在百货公司看到三百元一个的戏偶,陆续买了史艳文、黑白郎君、苦海女神龙等二十多个戏偶,目前共有三十多个造型不同的戏偶。

苏俊颖回忆,小时候老师为奖励他,送布袋戏偶素还真做为奖励,黄淑芬也调侃儿子,把布袋戏偶当成唯一珍宝,街坊邻居笑着说,这些布袋戏偶可是苏俊颖的“娶某本”,闲杂人等还是不要接近的好。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感人视频:幼儿园学生纵身一跃成高中毕业生
女子患罕见疾病  能记起从母亲子宫中出生的瞬间
在Costco买啥 美食编辑推荐10类被低估食品
NASA拍到年轻恒星正在改造RCW 7星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