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卖书也要人文素养

傅国涌

标签:

【大纪元8月3日讯】现在很多人感叹图书市场萎缩,买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大量的图书积压在仓库里,或最后进了特价书店,或干脆送到造纸厂化纸浆。这一点确实也是事实,其中原因很多,一方面固然是互联网、电视、电子游戏、音箱制品等的冲击,中国人的阅读时间大大减少了,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资讯多元化带来的结果。但根据最新调查显示,上海市民日平均也时间还是超过了半小时(其中男性的阅读时间0.8小时,女性0.63小时)。

一方面,出版社每年出版大量跟风炒作的垃圾图书,无人问津是必然的命运,很多好书又千呼万唤不出来,读者找书难、买书难当然会一个问题,久而久之,阅读人群不断流失,许多读者最后到网上寻找自己的精神需求。话虽如此,每年出版的10多万种新书中(不包括重印书)还是不乏许多有价值、有可读性、能为广大读者接受的图书,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有不少被淹没在书山书海中了。我感到,上述这些诚然也是造成当今中国书业的低迷的因素,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公共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忽略了图书发行业从业人员即卖书人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际标准,平均2万人中应该就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2册。而我国现在平均45.9万人才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姑且认为这些图书馆都是正常开放的,人均藏书量也只有0.3册,远远落后于国际标准。据媒体报道,2002年全国共有733个公共图书馆没有购书经费,书架上都是陈旧书,占总数的27.2%。(见《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4月16日)

透过这些资料,我们不难看出图书发行的其中一个瓶颈在公共图书馆没有经费购置新书,这个责任首先也只能由政府来承担。老实说,在国家的公共文化设施中,图书馆是举足轻重的,它承载着学校教育之外的另一部分功能,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与这些文化设施的健全是分不开的。哪怕在其他建设上压缩一点点投资用来给图书馆买书,也尽够了,也不致于超过27%的图书馆长年没有经费添新书。另外,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机制也亟须改革,而不是把读者分为三六九等,给予不同的待遇,这都是计划经济或讲究等级、论资排辈时代的产物。当务之急就是一是向国际标准靠拢,与国际接轨。二是加大对图书馆经费投放的力度,而且要有严格的监督程式,保证专款专用。公共图书馆一旦经费充足,图书发行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全国县级以上图书馆不少于三千所,大学图书馆也在千所之上,中学图书馆数以万计,一本有价值的图书哪怕不计算个人读者,光是这些图书馆一家收藏2本,发行也在2万册之上。这是一个值得有识之士深思并向政府发出呼吁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有一个误区,以为作者、编辑才是精神食粮的生产者、监制者、提供者,几乎很少想过图书发行者、销售者同样也是这个精神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之一,忽略了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基本素养的要求。其实,一本书从作者、编者到出版社,再经过图书批发市场、书店,最后才能进入读者手里,每个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随着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外资、民营资本进入图书发行市场的步伐大大加快了,图书批发行业多元多元竞争的新格局正在迅速形成,过去那种新华书店一家独大、一统山河的局面已被打破,“二渠道”的称谓也已退出历史舞台。杭州、重庆等地都出现了民营资本投资的规模较大的图书城,在图书发行业的硬体设施上,我们可能很快就会成熟起来,无须任何担心。据说许多以外资或民间资本为主的图书发行业的航空母舰正在酝酿之中。在出版社实现企业化转型之后,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新华书店原有的发行主渠道将成为多元发行渠道中的一个,而不再享有至高无上、几乎是垄断式的优势,尽管这样的优势还将保持一些时日,但恐怕已不会太久。在资讯化的时代,图书作为人们求知、生活、学习乃至休闲、娱乐,获得各种资讯的载体之一,将依然发挥它的重要功能,是电视、网路和其他一切载体无法加以取代的。基于上述判断,图书发行业完全有可能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文化产业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从新华书店系统到民营发行系统,来观察当今图书发行业、零售业的现状,显然不容乐观,除了管理机制及其他技术层面的缺陷之外,我发现图书发行这个环节中最薄弱的方面是软体,是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敬业精神、岗位意识等的严重缺席。

从事图书发行业不是科学研究或学术创造,自然不需要太高深的专门知识,但作为特定文化行业的从业者,应该具备最基本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对时代的问题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起码要知道现在全国每个出版社大致上的定位,一般出些什么书,近期有些什么新书面世等;要知道在广大读者中有较大影响的学者、作家的姓名及他们的作品,对影响中国、世界历史进程的人物、他们的著作有个初步的认识;对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有一点了解等等。不仅从事批发、进货的人员,哪怕零售人员也应该有些基本常识,平时要留意、学习,跟上快速发展的时代节拍。但现在普遍的就是从书这个行业的人读书不多、乃至根本不读书,所以对书毫无所知。由这样的人构成的图书发行队伍显然是不及格的。如果说过去还可以吃公有制的大锅饭,躺在垄断经营的温床上,今后或者从现在起这样的日子就不会有了。

有一次我到一家规模很大的书店去买一本书,是岳麓书社新出的《不够知己》,温源宁着。从电脑查询系统中明明查到了有这本书,而且用6本新书,可就是找不到这本书。我问了大约五个营业员,我知道他们不会有人知道温源宁是何许人,所以事先告诉他们温是胡适、徐志摩他们的好友,这本书就是他回忆这些朋友的文章结集。结果他们还是搞不懂这样的书会分在哪一类?文学传记?散文?小说?休闲?到处找都找不出来,我第二次去,还是无功而返。这不是什么特例,在书店里这样的现象是最常见了,往往是一问三不知,傻愣愣的。

至于敬业精神、岗位意识则不仅是从事某个行业所需要的,而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毕竟任何职业都不单纯是养活自己、谋取生存的手段,而且体现一个人作为人的责任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2003年秋天四川教育出版社推出一套《中学人文读本》,共分二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针对当下中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选载了许多相应的文章,非常适合中学生及中学教师阅读。凡是读到过的人反映普遍良好,某“文化大省”的新华书店系统也知道有这套书,也进过书,而且马上就销光了。可我多次到各大新华书店去找这套书,总是找不到,查询电脑系统总是缺书。半年多时间过去了,哪怕很多读者去找这个书,书店总是未见进货。像这样有读者市场的好书,新华书店进货的人员却不积极组织货源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偌大的书店,那麽多的书,随便进些什么书也总有人买,只要出版社不是主动来推广、发行,书店落得轻松,一点主动性都没有。这只是敬业精神匮乏的一个小小例证。这样的事在图书发行业恐怕多得很,所以也就见惯不怪了。为什么如此?如上所说,现在搞发行的大多数人本来就不具备基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没有文明常识,除了对那些大肆炒作的图书诸如各类明星、明星的七大姨、八大姑乃至前妻、前男友之类的有兴趣,对教材、教辅之类有兴趣,对作为人类精神食粮的图书基本上是麻木不仁的,加上缺少敬业精神,这一切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与之相反,越来越多高素质而且敬业的人介入图书发行业,书业就有出现新的转机。毕竟卖书不像卖其他产品,那将关系到子孙后代、整个民族未来的一个行当,岂能有丝毫的怠慢。近些年来,北京、南京、广州、上海等地都出现了许多很优秀的民营书店,我所在的杭州也有一家享有声誉、为读者喜欢的“枫林晚学术书店”,从5年前初创时只有20平米的小店,已发展成一家有全国影响的连锁店,在杭州、北京、宁波、金华、嘉兴等地拥有了6家分店,还有“中国新书网”及批发业务,在一个人们普遍感叹书越来越难卖的今天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面对他的新老读者,“枫林晚”的创业者朱升华总是在笑着。这位厦门大学经济系毕业生毅然放弃待遇优厚的工作,开一家经营人文社科类学术图书为主的书店,这一选择本身就带有某种传奇性。

“枫林晚”的故事足以告诉我们,如果图书发行业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朱升华式、范笑我式(著有《笑我贩书》,浙江嘉兴笑我书局主人)的人物,图书发行业不仅会走出低谷时期,而且对提升整个民族精神生活的层次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转载自《议报》157期 http://www.chinaeweekly.com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傅国涌:高考向何处去?
傅国涌 :以母亲的名义肩起民族的苦难
【专栏】傅国涌:胡乔木表扬钱钟书
【专栏】傅国涌:龙应台终于为“六四”说话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