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辞职被炒作 北大教授鸣不平回应焦点问题

标签:

【大纪元1月6日讯】(据中华网1月6日报道)一个多月来,海内外众多媒体,爆炒金庸先生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和博士生导师的消息。昨日,上海《外滩画报》更推出调查,指金庸违规取得博导头衔,金庸对弟子评价前后不一;金庸对学生不负责任;金庸根本不懂历史等等说法。金大侠立即跃升为2005年新年的焦点人物。昨晚,记者采访了金庸的秘书及助手潘耀明、北京大学中文系“金庸小说研究”著名教授严家炎以及浙江大学有关领导。采访结果,与上海《外滩画报》所报道的金庸事实大相径庭。

  焦点:出任博导违规 回应:严格按照程序

  昨晚,就金庸请辞浙大文学院院长一事,记者连线采访了金庸的秘书潘耀明。潘耀明透露,金庸早上已看到了《外滩画报》的报道。金庸先生看了很坦然,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是老报人,对媒体的炒法很熟悉,因此,他不作任何评价。金庸这几天一直在看书,写《中国通史》。

  潘耀明说,金庸先生任职浙大一事,最早牵线搭桥的人是浙大前党委书记张浚生。张浚生曾是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社长,他与金庸先生的私交可追溯到1985年。

  1998年4月,张浚生调回到母校浙江大学主持工作,有一天,张浚生在媒体上看到,金庸表示有意投身学术研究,选择目标是北大或者浙大时,立即写信邀请他来浙大做客,金庸当即应允。张浚生随即严格按有关申报程序,为金庸先生出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办理了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职务的资格手续。

  潘耀明说,实话说,媒体有关金庸违规取得博士生导师职务的报道,是严重的失实。据我了解,浙江大学在为金庸申报金庸先生出任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和博士生导师职务的资格认证手续时,完全是严格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办理的资格手续。

  焦点:辞职是不负责任 回应:辞职是为学生负责

  耀明说,前几天我和金庸一起吃饭,他几次都与我商量辞职一事。金庸告诉我,早在半年前,他就给现任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先生写过一封请辞信,信中自谦“没有为浙大做多少贡献,辜负了潘校长的期望”等等,但潘校长至今尚未同意。

  金庸告诉潘耀明,他辞职的主要原因,就是自己毕竟80多岁了,工作很忙,年事已高,已没有精力去当院长。为了向学生负责,不希望空担浙大院长之名。加之金庸还担任着英国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还要写《中国通史》,所以请辞。金庸提出辞职,完全是负责的态度。

  焦点:金庸上历史课出错 回应:请勿炒作金庸博导头衔

  严家炎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教授,“金庸小说研究”的专家。昨晚,记者连线严家炎家里电话,一谈及有媒体报道金庸违规取得博导头衔之事,严家炎就来气: “这种报道,对金庸先生本人、对读者都不负责任!金庸当博导不够格?真是天大笑话,快别炒了,有知识才气的人一看,很丢人的!是哗众取宠误导读者!

  严家炎说,1995年,我在北大率先开“金庸小说研究”的课程,那一年全国掀起了金庸热,“三联书店推出《金庸作品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排在第四位”。

  严家炎说,我与金庸交往快20年了,他对历史很有研究,当然,几千年历史,不可能全都了解,学历史有侧重点的。有人说,金庸在历史讲演中要出错误,老师讲课,出错难免嘛,我也是当老师的,也要出错,关键纠正就是了。但这并未影响金庸一流的文学功底。金庸众多小说中,描写的历史掌故,没有对历史的深入研究,根本就写不出来那么优秀的小说。事实证明,金庸是一个大师级的历史作家,说他不懂历史,真有点是胡说八道。

  当问及金庸所带的三个学生,有媒体报道说,2003年10月,金庸在故乡嘉兴还对当地媒体表示:“他们都是高材生,非常优秀。”但事隔仅一年,金庸的评价就变成了“不够好”。为什么前后评价不一?严家炎说,老师评价学生,前后评价不一,这很正常嘛,我在北大也带学生,刚开始,老师对学生不了解,相处时间一长,学生的毛病就出来了,老师批评一下学生,这很正常。

  焦点:在浙大从未正规授课 回应:金庸为浙大作了大贡献

  昨晚7时,记者连线浙大人文学院一位办公室负责人,当问及有媒体报道说,金庸虽然是导师,但极少过问学生们的学业,除了带他们参加过“华山论剑”、“南湖论剑”这样的活动外,师生双方一个学期只见一次面,正规的授课则从来没有过,这是真的吗?这位负责人说,这种报道严重失实,金庸在浙大主要学术活动就是给学生办讲座。这几年,金庸为浙大做了很多工作,为浙大作了大贡献。

  至于金庸学生、浙大人文学院2003秋季博士生朱晓征女士通过上海《外滩画报》发表声明:“查先生(即金庸)辞去博士生导师职务,跟我反抗他的教育方式是有关系的。我希望与查先生和解。”文学院另一负责人说,这也不真实,金庸与朱晓征并没有什么矛盾,朱女士大有借金庸之名炒作自己扬名。

  该负责人说:金庸在浙大的讲座已是浙大的品牌之一。金庸每次回校讲座,都很火爆,水泄不通。谈到金庸是自己学院院长时,人人都感觉到很光荣。但金先生年事已高,不能主持具体工作,人文学院的日常事务,主要由常务副院长廖可斌主持。

  老领导张浚生说,他当初邀请金庸来浙大之初曾有过约法三章:一是对人文学院学科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意见;二是带博士;三是开讲座。张浚生认为,金庸这三方面都做得很优秀。

  据悉,浙大还在做金庸的工作,极力希望他能留下来。

  (华西都市报 作者:杜恩湖)(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雪山飞狐》再被翻拍 金大侠同意大胆改动原著
完成《鹿鼎记》便休息 张纪中:拍金庸剧太熬人
张纪中又拍《鹿鼎记》 徐峥演韦小宝呼声最高
演活韦小宝 林志颖不惜剃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