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工阿庆伯的故事 (2)

侯念祖
font print 人气: 32
【字号】    
   标签: tags: ,

有过一年在师父家打杂当奴仆经验的阿庆,这会儿隐隐约约的明白了,师傅们也是在观察他、磨练着他,看看他是不是个可造之材。想通了这一点之后,阿庆做的更起劲了,心里剩下那一丝的委屈感觉也消失了,他每天在作坊中提起精神专注的注意着师傅们的动作,只要哪一个师傅一抬头,他就飞快的跑到他面前,听候师傅的差遣;慢慢地,许多工作也不必等师傅号令,他就知道该怎么做、做些什么,虽然师傅们嘴上不说,但是阿庆可以感觉出来,师傅们对他的态度比起刚开始时要和善的多。

作坊里有些其他的学徒,看到阿庆似乎比较受到师傅们的喜爱,都有些吃味,甚至开始联合排挤他。他们故意对阿庆不理不睬,有时候更趁着阿庆还在忙的时候,将师傅们吃剩下、供学徒们吃的午餐全部吃光,让阿庆整个下午都饿着肚子。

刚开始时阿庆有些生气、也有点难过,心想:“大家都是来学功夫的,你们也没有比我大,为什么要对人这样呢?”但是生了几天闷气之后,阿庆想开了,他这样告诉自己:“只要我做的事是对的,他们的态度怎样有什么关系呢。”心里稍加释怀之后的阿庆,不但不再埋怨其他那些对他不友善的学徒,还经常的帮他们做事、分担他们的工作,让他们不会因为做得不够好而被师傅责骂,而且在帮忙之后,绝对避免表现出任何有恩于人的态度与想法。渐渐地,这些排挤阿庆的学徒也受到了阿庆的感动,不但不再排挤他,而且也开始以阿庆为模范,学习他那勤快又充满欢喜乐趣的工作态度,包括师傅们在内,大家都感到作坊里的工作气氛是越来越让人满意了。

几个月后的一天早晨,一位师傅顺手捡起地上一块作废的角材,将阿庆召唤到身边来,拿着刨刀就刨了起来,并要阿庆在旁仔细观看,他边做边对阿庆说:“你看,刨刀要这样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脚一定要站稳,用上半身的力量往前推,一次要推到底,不要中断。”示范完了之后,师傅就将刨刀交到阿庆的手上,要他试一试。

阿庆紧张的连呼吸都要停止了,全身僵硬的拿着刨刀,就往木头上刨去。结果,因为刨刀的位置左右不平均,僵硬的身体又无法一次将刨刀推到底,所以刨过之后吃木很不平均,有的浅有的深,难看极了。

师傅一看,就将刨刀夺了过来,对阿庆说:“你怎么这么笨!再看一次!”师傅又像先前一般的比划了一次,轻轻松松地,刨出来的木头表面又直又光又滑,让阿庆看得羡慕不已。此时耳边听到师傅对他说:“我怎么用嘴说都没有用,这是你要用身体自己去感觉,去掌握住你的身体和木头之间的感觉,不要紧张、自然一点。”说完又将刨刀交到阿庆手上。

阿庆接过刨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想着师傅刚刚的叮咛,双脚站稳,运用上身的力量,双手用力平均,缓慢却平稳地将刨刀在木料上直直推去,一次推到了底。这次虽然比不上师傅刨的漂亮,但是比起前一次要好的多了,鼻中闻着新刨下的木皮香味,阿庆的心里真是高兴。

师傅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他说:“嗯,就是这样,你就在这里继续练习吧,有不会的自己先想想,想不通再来问我。我告诉你,学功夫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你不要想着什么都要问师傅,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应付你。”说完便离开去忙着自己的事了。

阿庆拿着刨刀,一次、两次、三次的继续练习着,慢慢的,他越来越能掌握这中间的诀窍了。聪明的他,也体会到,之前人家告诉他说品格、心性是学技术的基础,这句话说得对极了,因为只有一颗平静的心、不疾不徐、不急躁,将全心放在身体与木料之间接触的感觉上,达成“物我合一”的境地,这样刨出来的木料才会又平又光又滑。阿庆也隐约的体会到,木料似乎也是有生命的,所以只有自己用全心去对待它,它也才会以最美丽的面貌来回应着你。

刨了一个上午,中午休息前,师傅又来到阿庆身边看看他练习的成果,师傅看了看,不称赞也不批评,只是平淡的对着他说:“下午再继续练吧。”阿庆还在若有所思,反射式的点了点头。

到了下午一开工,阿庆兴致匆匆的拿起刨刀就要继续练习,突然间另一位师傅张着大大的嘴、打了一个呵欠叫住了他:“阿庆仔,想要偷懒喔,别想啦!来,帮我到巷口买个凉水进来!”

阿庆心里还在想着:“我哪有偷懒啊!”没想到还没有想完,那位师傅看他没有反应,作势一巴掌就要打过来,口中咒骂着:“你以为可以拿刨刀就是师傅了吗?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了吗?”

阿庆也没有闪开,呆呆的看着那位师傅,心里还在思忖着他那句话的意思。那个师傅手挥落了一半、停在半空中,看到犹自发呆杵在那儿的阿庆,心里不觉好笑,气也消去了大半,就将那停留在半空中的手伸进裤袋里掏出几个铜板,说着:“你是‘天公鸡、无腹内’吗?笨笨的教不会啊?快点去买吧!”

阿庆转头看看上午教他刨刀功夫的那位师傅,却发现他恍如无事一般的专心地磨着他的刨刀片,只好接过了那几个铜板往外头走去。

阿庆边走、手中边掂着那几个铜板,这才发现铜板的数量是凉水价钱的一倍,阿庆心里想着:“师傅一定是气过头了,所以才拿错了。”他一刻也不敢耽误,赶快买了凉水就往作坊跑回去,那位师傅正好迎面出来,阿庆急煞住了脚,一脸做错事的神态对那位师傅说:“师傅,对不起…这是你的凉水…还有…你的钱拿错了…。”

那位师傅看着有点儿喘、又有点儿语无伦次的阿庆,再看看他勾挂在右手上那袋凉水和摊在左掌心中的几个铜板,不由得笑了出来,说了一句:“真正是憨囝仔。”说着,就把凉水和铜板都接了过去。

从这天开始,阿庆虽然开始真正的学起手艺了,但是却也更忙了,因为他一方面要不断的练习、一方面还要继续受师傅们的差遣,忙得完全没有了休息的时间。(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7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淑芳台北一日电)三年一度的“台北国际木工机械暨木工材料展”今天登场,台湾为全球木工机械第
  • 台北国际木工机械暨木工材料展今天在台北世贸中心开幕,一连展出四天。
  • 香港土木工程研究表现杰出,根据科学网的最新统计,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岩土工程研究组的学术成就,荣登全球排名第一。
  • 若说上个世纪的两场世界大战,让世人们开始省思人性与科技文明的发展之间,二者不一定并行的事实--并且直接催生了〈世界人权宣言〉,以试图落实在这样的时代中对于人性和人权的保护与规范--那么,这一对于人性和人的直接迫害的惨痛经验与彻底反省,主要便是以德国纳粹所成立的奥兹维辛(Auschwitz)集中营作为一个代表。
  • 青年时代就参加学生反对运动的台中健康暨管理学院教授侯念祖博士回忆当年说:“反对运动就是一味的要反对政府,当时也接触过马克斯思想,去年我读了‘九评共产党’这本书以后,把我以前对共产党的想法完成否定了,因此为了要告别马克斯,我还是上网办退党。”对于有人质疑退党人数统计的正确性,他以现身说法的语气说:“我有上网声明退党的经验,声明文要经过审核的,而且中国大陆的党员有的不会上网,有的上不去网站,因为被中共封锁了,所以到目前300万退党的人数,实际数字只会多不会少。”
  • 前记:本文作者过去十多年来曾积极参与学生运动与社会运动。1990年时的“野百合学运”,作者时为东海大学校际代表,并因此成为进入总统府的请愿学生代表之一,之后并曾担任“全国学生运动联盟”中区召集人,此后积极参与各项运动,并曾自诩为“左翼”知识份子。2005年初,《九评共产党》出版后,作者在理性慎重的思考下,毅然向“左翼”思想告别,也缘于此,曾和部分过从密切的“左翼”朋友们有过一场对话。这封信,是在7月初接到这群朋友们“厘清组织关系”的信件后,对于他们的回复和对话尝试。以下信件中人名和组织名称略去。
  • 在九三军人节前夕,本报于台中县太平市建国里活动中心举办了“抗战胜利60周年,还原历史真相”的九评座谈会,座谈过程凸显了这个节日的意义。此次座谈由国立雾峰农工教务主任邱添喜主持,邀请到的与谈者有亚洲大学助理教授侯念祖博士及前上海医科大学小儿科主任聂淑文医师。
  • )韩国女星沈银河前天宣布下月18日下嫁男友池尚旭后,韩国传媒纷纷向她的未婚夫大起底:准新郎家底丰厚,有两个妹妹,是家中的长子,其父亲拥有数百亿韩圆的企业,他在著名延世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留学美国史丹福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并在日本东京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精通英日语,曾任政府机构的建设研究员,他的名字在网上搜查率更打入十大。而他本身对健身甚有心得,去年5月,他曾出版健身书,介绍健身秘诀。
  • 由于一些历史的因缘,这个镇上以木工为业者非常的多,其中,八十九岁的阿庆伯,是最受到老老少少众多木工们的推崇与景仰的。阿庆伯为人谦逊、随和,而且在技艺的水平上,更是其他木工们所崇拜的对象。虽然在木制家具的制作历史上,木工、雕刻以及髹漆很早就因为分工的缘故而分开制作与传授了,但是阿庆伯却一身兼具了这三种专长;不只如此,兴趣广泛的阿庆伯还专长于古诗词的创作与吟唱、中医医理与药理、周易风水勘舆等等,甚至这个镇上许多庙宇在兴建之时,都还是请阿庆伯帮忙设计与监工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