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调查:亚洲财富管理 专业咨询仍不足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0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憬屏台北七日电)麦肯锡公司董事罗可擎今天在一场论坛指出,根据麦肯锡调查,亚洲很多银行已建立好的财富管理硬体设备,例如分行和俊男美女的专员服务,但普遍欠缺认证制度及专业财顾咨询的软体设施。调查也显示,台湾人对银行信任度相当低。

这场“财富管理高峰论坛”由台北金融研究发展基金会和台北金融服务业联合总会合办,罗可擎在第一场座谈会上报告上述调查结果,作为引言。其他与会者包括行政院金融管理委员会专任委员林忠正、中国信托零售银行事业处副总经理薛承雄、建华商业银行执行副总经理陈建荣等。

罗可擎指出,过去五年,亚洲的银行积极设置财富管理各项硬体设施,但未来五年应积极建立认证制度、教育理财专员等软体需求,尤其理财专员的素质相当重要,因为主动积极针对客户的资产提供个人化的理财规划,才是客户走入银行财富管理部门的重要因素。

亚洲正处在一个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黄金发展期。罗可擎表示,亚洲国家越来越富有,也逐渐进入老化社会时期,加上利率又低,法规逐渐放宽,整个环境是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适当时机。

但罗可擎指出,欧美地区高风险投资通常有相对高的报酬,但亚洲地区却相反,定存反而是最安全的报酬,因此多数亚洲人有八、九成资金放在寿险和定存,虽然知道有共同基金等产品,却不愿投资,显示亚洲银行业还有很大努力空间,高风险产品仍有长路要走。

罗可擎并调查亚洲人对银行信任度,台湾人信任银行的比例仅2%,只比中国大陆1%好,不但远低于欧美,也不比东南亚、北亚好。香港满意度5%,新加坡6%,韩国3%,北亚比东南亚低,罗可擎说,这意味东北亚消费者对银行的要求更大,银行还要更加努力。

罗可擎也认为,主管机关对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规范应具弹性,因为这些商品不见得都是高风险商品,不应全部严格规范,限制发展。

林忠正由主管机关的角度指出,台湾有成为资产管理中心的能力,但目前台湾大约有1000亿到3000亿美元的资金未回流,至于在国外的财富管理机构服务,金管会希望能就税的部分和财政部沟通,包括个人在中国大陆的所得不算境外所得,必须纳税,以及遗产税税率过高可降低等,让台湾财富管理业务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金管会制订的规范方面,林忠正表示,台湾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起步较晚,动能充足,如果不规范,市场上会出现很多冲刺业绩的花样,例如把一些衍生性商品卖给不了解的中低收入者。

薛承雄则从业界的角度说明财富管理在台湾发展的四大趋势,他指出,财富管理不只是推销商品,重要的是提供财务咨询,像国外进行财富管理规划的比例就高达六成。另外,不能局限于封闭的平台,应有就客户不同需要,寻找适当商品的开放平台,客户的多元化需求才能被满足,未来要发展全方位规划的“one-stopshopping”。

陈建荣则表示,财富管理不应只做产品销售,更重要的是要从资产负债、投资规划、风险管理、退休、税务和遗赠规划等进行全方位服务。

相关新闻
中产阶级——中共经济衰败的最大焦虑群体
欧洲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 五年来首次
超越苹果 英伟达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
传统银行和网路银行 哪一个更适合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