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历史性访问蒙古的重要外交与战略意义

标签:

【大纪元11月2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潘应辰台北特稿)美国总统布什这次亚洲行,最特别之处,其实是在北京布胡会后转往蒙古;四个小时的旋风式访问,不仅是美国历来第一位现任总统访问蒙古,它更具有不容忽视的外交和战略意义。

布什在行前,白宫特别安排他接受蒙古老鹰电视台(Eagle TV)的专访,访谈中布什说:“我的访问应该可以向蒙古人民发出讯息,即美国是各位的朋友,乔治.W.布什是各位的朋友。”

事实上,布什利用参加釜山亚太经济合作领袖会议之便,加入蒙古的行程是有巧思的。一个月前,布什亲信的国防部长伦斯斐才跑了一趟蒙古,他还下乡去看蒙古包,热诚的蒙古人送他一批马,美国民众经由电视画面也对蒙古留下印象。

全国仅二百八十万人口的蒙古,地理位置上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蒙古在苏联瓦解后,逐渐找寻自己的路,一九九二年蒙古成为全亚洲第一个从共产主义成功转变为民主市场经济的国家。

蒙古近来年的外交政策,出现所谓的“第三邻国”(Third Neighbor)敦睦政策,意谓着蒙古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两大强权之中,希望和第三邻国广结善缘以为制衡,尤其是西方世界龙头的美国。

纯从经贸角度,中国在一九九五年超越俄罗斯成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后,蒙古的经济命脉几乎越来越倚赖中国。石油可能是唯一的例外,蒙古国内用油仍从西伯利亚进口。

投资家索罗斯在蒙古成立的智库“开放社会论坛”的经济学家多吉达瑞便说:“我们躲不开中国。经济上,我们完全仰赖中国。”

蒙古去年经济成长率高达百分之十,但是难堪的是,全国有一半的人仍住在贫民区,习于游牧式生活的蒙古人更发现,中国来的移民大量抢走他们的工作机会,他们吃的食物、身上穿的衣服、脚上踩的鞋子,几乎都是中国制造。

聪明的中国和香港商人还充分利用美国贸易法中的漏洞,在蒙古设立纺织加工厂,借助蒙古销美没有纺织品配额的限制,大量对美出口纺织品,但许多工厂雇用的却不是蒙古本地人,而是中国大陆人或韩国人。

一九九五年时,蒙古对美贸易还少得可怜,但是到了二○○○年,对美出口已占蒙古整体出口的百分之二十;到二○○四年,对美出口值四年翻一倍,主要就是因为美国过去未重视蒙古,贸易法中盯中国大陆、盯香港、盯亚洲其他国家,却独漏了蒙古。

但是,蒙古有其生存之道。近年来蒙古政府积极向美国示好,军力少得只像自卫军的蒙古,在美国登高一呼反恐战争中,表态坚定支持,而且还派了一百三十名官兵前往伊拉克南部,他国立场动摇时,蒙古一直未撤军,蒙古部队甚至还协助维持阿富汗的和平与稳定。

布什二十一日中午抵达蒙古,发表简短演讲时说:“我来此要特地感谢各位,谢谢你们对自由的贡献;我要告诉大家,美国人民感谢你们的勇气、价值观以及与美国间的友谊。”

蒙古总统恩克巴雅尔则说:布什“这趟访问有其历史重要性,因为这证明了蒙古有了一个第三邻国”。

这趟蒙古四个小时的停留,为美国和蒙古双边关系及东北亚情势开启一个历史新页。布什的访问,不仅蒙古人在看,北京在看,莫斯科及亚洲国家都在看。华府的亚洲战略已在调整,在后续经贸、移民、民主共同价值观的助长下,美国和蒙古的关系也将更为增进。

相关新闻
【时事金扫描】中共两防长被控 北京突降冰雹
中国废食用油倾销美国 议员呼吁加强监管
IMF总裁敦促美国削减赤字
美航母打击群视频披露红海前线激战场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