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达人】永久保固的台湾制鼓王-王锡坤

谢佩君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你 可曾细听过在台湾大街小巷,节庆庙会和寺庙中那咚咚的鼓声?或是曾欣赏过优人神鼓那一声声撼动人心的击鼓声?无论是在街口、寺庙中亦或是广告片中制鼓的过程中,所敲击的鼓都是位于新庄的响仁和钟鼓场所制,而现在响仁和的扛霸子就是第二代-王锡坤,他不负父亲的盛名,让台湾悠扬的鼓声,至今仍在空气中漫延震荡。

 每 每提到了父亲,王锡坤总是红着眼眶,细诉着父亲的故事,从小时候父亲在半夜做唢呐时,他就在一旁帮忙起火,而重视学问的父亲,并不希望他继承衣钵,而是好好的做学问念好书,但是有时因缘际会就是如此,王锡坤最终还是追随父亲的脚步,扛下响仁和这块沉重的金字招牌。

 在 响仁和钟鼓场的黑板上,写的尽是各庙宇、表演团体单位的订单及交货日,另一本厚厚的行事历上则记载着台湾各大媒体的邀约采访时间表,都是王锡坤的贤内助一手料理总务事宜,除了可以感受到成功男人背后伟大的女人外,响仁和声名远播的程度可见一般。

 一 般只要生意变好,就可能会影响品质,但是这在响仁和是看不到的现象,王锡坤不容许自己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鼓,他坚持每一个鼓的品质与诚意,所以订单变多了,他也只能抱歉的对客人说“请耐心的等待吧!”因为他每一个鼓在他的店里都是永久保固的,鼓也有永久保固?没错,王锡坤拍着胸脯说“鼓的好坏,只要时间一久就会知道,就像我爸爸作出来的鼓,经过了七十几年,拍打出来还是一样的好听。”以父亲为标竿的王锡坤,无法忍受自己破坏了父亲留下的声誉与响仁和的招牌。



 听 到路旁有锣鼓阵经过,他一听就说“这不是我们家做出来的鼓”这就是专业的制鼓师。王锡坤认为,专业的制鼓师除了要有好的技术外,一颗认真的心才是最重要的。重视认真态度的他,曾经想过要请喜憨儿来学习制鼓,因为制鼓的工作并非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一般聪明的人常会投机取巧,对于鼓的长久性反而是个伤害,他看见很多喜憨儿工作时相当认真、态度也很好,只要经由训练,假以时日也能有一番成就。
 
难 道王锡坤没有想过传承的问题,他坦承可能过几年自己的体力状况不能负荷,无法做出优质的鼓,就会考虑收山了。但是只要是王师傅的忠实客户,听到这句话就会非常震惊,他说“一些人听到我想退休,将响仁和收起来,都跟我说不行,因为没有人会帮他们做出他们满意的鼓了。”他认为自己要在响仁和名声最好的时候画下完美的句点,顺便研究父亲一辈子执著的唢呐,这样就对得起父亲,对得起自己了。
 
为 了不让父亲的好名声到他这一代就衰败了,在父亲过世之前,从未接触父亲制鼓技术的王锡坤,日以继夜的研究如何做出好鼓,拍打出来与父亲的音质不会相差太多,在自己摸索的期间因为障碍太多,因此也是最想放弃的时候。
 
但 是,当累到尽头时,总会有奇迹出现,王锡坤无意间找到父亲在生前曾经制作的鼓,在数十年后这面鼓打出来的声音浑圆依旧,现在这面鼓被置放在制鼓店旁的文化馆中,这面似乎具有魔力的鼓,当王锡坤疲惫时就会去敲敲它,他说:“每次敲这面鼓的时候都有一种感觉,那种感觉好像就是我父亲在对我说些什么。”他常在晚上时到这儿来,与父亲对话,说着说着眼眶又红了起来,看了让人十分不舍,这面鼓对他而言有股深厚的感情,此刻鼓不再是鼓,而是爸爸的声音。
——本文转载自《OTOP地方特色网》 http://www.otop.org.tw(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 司机麻烦,我要到夫人村”“去那边喝咖啡?”10个到夫人村的人有10个一定都是去喝咖啡,而且报到率最高的时段一定是落日,因为游客可以坐在贝壳装饰的墙垣静数红咚咚的太阳沉入海面,等粼粼的波光退去接着上映的是一张绣满璀灿晶亮的星光黑幕,笼罩着岸边所有需要被安慰的人。
  • 从 桃园县复兴乡的泰雅部落嫁到南庄乡东河村的赛夏部落,朵细·马幸(徐年枝),做的不是传统的泰雅族编织,而是从赛夏族的传统编织延伸而成的创新产品,不论是现代的手机袋或实用的零钱包,朵细·马幸运用赛夏传统图腾与色彩编织出的不仅是无止尽的创意,更是文化的传承。
  • 一 年要求自己得发表六篇文章、四处游历各国比较林业经营的中兴大学森林学系罗绍麟教授,除了一步步踏实的在学界耕耘外,同时也是造林将近30年的育林人,除双重身份以外,性格也随之改变。面对群众,罗绍麟侃侃而谈的以实作经验发声,但在退居自己那片隐世的小林地后,常常可以看他目光飘远,停留在地平线的尽头,这位将林地所见所闻提供给学界专业人士及学生的教授,谦虚的说“野人献曝而已啦!”

  • 拿 起一本竹制的餐厅菜单,刘文煌嘴里念了声“阿弥陀佛”,右手轻轻一掀,就翻开了菜单。面对使尽蛮力也打不开的客人,他说:“只要诚心诚意的说阿弥陀佛,就可以打开啦!”听着刘文煌煞有其事的说着,大伙总是笑得东倒西歪,念多少次的阿弥陀佛都没用。原来,这菜单也是有“玄机”在里头的呢!
  • 南 投县鹿谷乡特用作物产销班第5班班长张富钦,以产制冻顶乌龙茶为主,利用夏茶产制团粒状的“贵妃茶”,施用含氮量高的有机肥,诱使小叶绿蝉吸食茶菁,增加贵妃茶的茶菁产量;研发冻顶茶茶菁发酵技术及低温烘焙法,并发挥创意,将贵妃茶加入红茶,研发“贵妃红玉冷泡茶”立体茶包,有效缩短冷泡时间。所产制的乌龙茶以“富源茶圃”品牌行销,贵妃茶则透过产销班以“顶贵妃”、“贵妃美人”共同品牌销售。对于推动个人茶叶及产销班贵妃茶系列产品,均积极参与、绩效优异,获神农奖表扬。
  • 带 有特殊气味的椒类,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健康蔬果,近年来市面上除了青椒外,也常见到红色、黄色的彩色甜椒。通过多层评选,并获得满分的94年神农奖状元刘赞和,就是在南投县埔里种植彩色甜椒的农民。
  • 东南亚最大的香鱼养殖场“八甲休闲鱼场”,是曾获选十大杰出农村青年的黄玉明一手打造出来的。在黄玉明十多岁还在当工人时,表哥曾对他说:“一口饭配一粒花生米,这样你才能尝出花生的美味。”捱过穷困的日子,表哥的花生米哲学教会了他“学问知识向上顶,生活享受往下看”的知足心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