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谢揆谈正名 正名制宪须78%支持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月2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贝林╱台北报导〕行政院长谢长廷昨天明确表示,对于正名制宪“早就知道会有困难”,拖到现在才说是因为“立委选后才知道不过半”;他认为,政府推动正名制宪,“一定要等到获得七十八%以上的支持才行”。

谢揆指出,立委没过半,若再如火如荼强推正名制宪,社会将难以承担,选择缓下脚步“也有点窝囊的感觉”,谈话节目每天都在骂;但民进党过去戒严时从事民主运动死都不怕,现在执政不做正名制宪,也要另一种勇气,因为“如果我已表达善意,而台湾的政局还是继续恶斗,中国仍继续订出威吓性的反分裂法,就证明这样的改革是错的”,这样就算未来台联执政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前总统李登辉及独派大老的批评,谢长廷强调,他不会去批评长辈,正名制宪也不是不能做,只是政府的角色不适合去推动;现在应先推民生法案,维持、提升台湾的竞争力,台湾进步了,还可做为中国的典范,刺激中国更民主、进步,这对大家都是好事。

谢揆昨与媒体茶叙,对于陈水扁总统在正名制宪议题上急转弯,谢揆坦承,正名制宪的困难“当然不会现在才知道”,立委选后才说,是因选后才知道不过半,陈总统原先是想正名制宪要再撑下去,若立委能过半,至少相关立法可以通过,结果没能过半,陈总统也难过了好几天闭门不出。

谢揆指出,人民不能再熬三年等民进党立委过半数,否则若三年后再不过半,人民岂不是要自杀;现在订了目标努力、彻底去做,输了就表示这样的改革是错的,他愿意承担责任。

他说,扁宋会后他还未见过李前总统,因为李前总统感冒,或许是对他们“很感冒”也说不定,但包括对李前总统及独派大老的批评,他都虚心接受指教。

谢揆并说,台联和民间团体当然可以继续推动正名,只是政府的角色不适合推动,但政府对“台湾”和“中华民国”的名称仍可以交互使用,有邦交的就用“中华民国”,没邦交的就用“台湾”,且世界局势会变,只要灵活运用,未来还多的是机会。

针对“宪法一中”问题,行政院长谢长廷昨日强调,执政政府不能否认现有的宪法,但依“中华民国宪法”只在台湾施行的现况来看,其实台湾早就已实施“一国两制”,“中华民国宪法”才是最早的一国两制。

他说,现在只能在现行宪法上谈修宪,是因为过去宁静革命时间拖太长,十年六次修宪还无法完成,政府要先解决这个问题;宪法有争议,可以在对台湾最好的原则下修宪,但不宜以对抗式的不存在主张去做事,否则一面声请释宪、修宪,一面又否定宪法的存在;一面当中华民国的公务员,一面又说中华民国不存在,这样子“很不健康”,政务也很难推动,何况制宪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民生议题恐怕等不下去。

谢揆表示,“宪法一中”是他对宪法的理解,并非他对宪法的评价,也不是他要推动“宪法一中”,“中华民国”已经台湾化,尤其在台湾两千三百万人民行使公投权利后,台湾主权独立的事实再明确不过,只是因为当年李前总统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采取“宁静革命”,无法一下子切割得很清楚,否则现在的“大陆委员会”,应该是“中国委员会”,“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俗称两岸条例 )中的“大陆地区”,也应该改为“中国地区”。

谢揆指出,民进党的理想当然是拥有一部合身合用的宪法,但台联的立场可以说不承认宪法,亲民党可以说现在的宪法很好,国民党也可以说要捍卫宪法,但身为政府就必须先承认宪法,至于怎么修、修多少,这些都可以讨论。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