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专家:两岸经贸 积极开放应大于有效管理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2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憬屏台北二十八日电)台湾扁宋会达成十点共识,其中一项希望落实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议共识。花旗银行经济学家郑贞茂认为,两岸经贸开放的思维应该更松绑,排除立法阻碍才能加速经发会共识。政治大学金融系教授朱浩民则建议,积极开放应该大于有效管理,有利台湾的竞争力。

  三年多来,政府积极落实经发会共识,包括追求财政平衡、官股银行民营化、健全金融制度;两岸经贸及投资则从“戒急用忍”政策走向“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等。回顾三年多来,学者专家认为,政府逐步落实经发会共识,但时间却不够快,两岸关系敏感和立法过程是造成许多政策拖延的因素。

  郑贞茂表示,有时候部分两岸政策牵涉两岸关系,对岸如果迟迟不愿意开放或谈判,也会影响台湾追求更开放的政策,例如到中国设立分行和人民币兑换机制等。

  这三年多来也开放不少金融政策,官股银行走向民营化则是现阶段要实践的目标,三月官股银行将赴海外招商,就是希望官股能释出股权,加速民营化脚步。

  政府第二次金融改革,就希望在民国九十五年底前陆续完成官股金融机构及金控家数减半、三家金融机构市占率达 10%以上、金融机构至少一家由外资机构经营或在国外上市。

  不过,业者认为,官股银行民营化时程可能太赶,因为官股银行预算要经过立法院审查,往往审查过程旷日费时。

  郑贞茂就指出,官股银行预算编列由立法院决定,且目前官股银行的董总人选还是由政府派任,这些都可能阻碍官股银行民营化,更何况国营银行的员工作风强势,如何和工会沟通达成共识,都是现阶段官股银行面临的挑战。

  谈到两岸经贸,郑贞茂提到联电遭搜索一事,他表示,两岸产业政策应该更开放,厂商赴中国投资须更松绑,才能避免厂商台面下的投资活动,虽然国防和科技安全重要,但规范也应随时代进步,不要在对岸已经有相关技术时,台湾还在限制这些技术赴大陆设厂,将影响台湾的产业竞争力。

  当初参与经发会两岸组讨论的朱浩民指出,当初两岸经贸松绑,政策从“戒急用忍”走向“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回顾这三年多,有效管理似乎走在积极开放前面,联电的事件突显这样的情况。

  他表示,当时的讨论是希望两岸产业分工,台湾借助中国大陆的资源,维持台湾的竞争力,对于一些敏感的技术则有保留;不过,随着时代进步,有些技术可能已经慢慢普遍,反而应该逐步放宽。

  朱浩民说,改革的脚步如果不够快,其实也代表进步缓慢,影响竞争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