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环境指数殿后 环保团体盼加强国际交流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钧凯台北三日电)台湾在最新的“全球环境永续指数”评比中排名倒数第二,表现仅胜北韩。国内环保团体呼吁,政府不该再关起门来作环保,应积极与国际环保潮流接轨,以规划未来国家永续经营方向。

由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世界经济论坛合作的2005年“环境永续指数 (ESI)”,是就环境系统、减低环境压力、降低人类伤害、社会与制度能量、及国际参与等五大项目,对全球一百四十六个国家进行评比。台湾排名第一百四十五,北韩殿后。

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常务董事、也是行政院永续发展委员会委员的陈曼丽表示,看到如此差劲的评比结果,除了遗憾、更感痛心,努力这么久,台湾的环保工作好不容易在近年有起步,但明显的,连一些落后国家都表现得远比台湾好。

她指出,五项评比,台湾有两项吊车尾,分别是环境系统第一百四十六名、减低环境压力第一百四十四名,这些就是国际开给台湾的“罚单”,提醒环保署不能再只为经济、产业发展服务、只做表面的污染善后处理,而是该进行更细腻、更前胆的预防性环保工作。

尽管对评比标准及资料依据有质疑,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秘书长刘铭龙仍认为排名相当具有参考价值,呼吁政府应痛定思痛,不能光喊要国际化,却只会关起门来自己评比给自己人看,忽略国际间的客观比较。

他说,同样是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公布的评比,政府不能因为在“国家竞争力”中名列前茅,就沾沾自喜、欣然接受;而在“环境永续指数”中世界倒数,就来质疑评比结果的公正及客观性。

刘铭龙表示,确有部分评比资料有缺漏或错误,如营养不良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一项,台湾以百分之十四的数值远高于中国的百分之十三,资料明显有误。但若从整体评比结果来看,仍算客观地反映国内经济发展快速、地狭人稠、环境负荷压力大的现况。

资料引用有问题或计分方式对台湾有利与否,都不应成为排名落后的借口,他强调,政府要积极、主动检查、沟通,并提供正确资讯,使国际明白台湾现况;或学习去年也被列名倒数、今年进步达二十多名的南韩,组成专家小组,对各项国际重视的指标、趋势进行改善,才是负责任的作为。

刘铭龙说,台湾先天自然资源缺乏,目前又环境超载,主政者如果还不能大开大阖地改革,依旧存着﹁不过只是国际众多评比中的一项罢了﹂的心态,台湾的环境也只好继续“烂下去了”。

陈曼丽分析,台湾环境政策的最大难题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头马车究竟孰重孰轻上,近来引起极大争议的大炼钢厂就是一例。她呼吁,行政院应利用现有机制,统筹相关部会进行环境政策走向的大定调,彻底排除来自经济因素的环保阻力,才是解决之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