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经济问题 跳入中国两会议程

人气 1
标签: ,

【大纪元3月1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赵彦特稿)中国十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今天闭幕,会中多项议案直指当前大陆社会乱象,其中深受注目的焦点之一就是人造美女带动的“美女经济”,不但恶化社会的价值观,更是扭曲人性。

中国全国政协委员张庆文在这次会期递交提案痛斥“美女经济”。她说,“美女经济”只是利用女性的容貌、身体以及性的特征来刺激消费,追求经济利益,不仅重损妇女形象,也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制法制止低俗的“美女经济”。

所谓的“美女经济”如商业广告为求促销效果,利用各种广告通路以美女为号召大作宣传;这些在经济发达国家司空见惯,但为何在中国大陆竟会成为全国级会议的提案?原因就在于“美女”的背后仍未能切入未臻成熟大陆环境。

在大陆商业医疗取向和媒体大肆炒作下,借助人工方式“生产”出来的美女,无形中也营造出要找工作、赚大钱,端视有无一张美丽脸孔的歪理。

曾有一名准备接受人工美容的女子说:“没有漂亮的脸蛋,处处难行,还不如早点死了算了。”如此偏颇的“美女观”以及类似观点是否已深植人心,在大陆引起忧虑。

所以,美女经济的原罪不在于美女本身,或待商榷的商业广告,而在于心态偏差,致使社会弥漫唯有成为美女才能成就一切的印象。

张庆文在提案中特别建议,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控制在小学、中学、大学以各种名义举办选美活动,以及建议卫生系统整顿非法整形整容市场。

此一建议确是切中时弊。二○○三年至二○○四年,可谓大陆的“选美年”,大小不一的选美赛令人目不暇给,除了顶着“世界”、“环球”光环的国际大赛,各地也纷纷巧立名目举办行业选美、校园选美、网路选美、孕妇选美等,数量多到令人无法想像。

如火燎原般的各式选美赛席卷大陆,人造美女风潮也早已悄悄兴起。

整形手术早在大陆经济开放后就已渐趋普遍,但真正形成风潮却是由媒体宣称中国大陆第一个人工美女郝璐璐而起。

二十四岁的北京女孩郝璐璐,从二○○三年七月起,开始针对全身十多处“缺点”整形,历经两百多天十多次手术,耗费三十多万元人民币。从头到脚、从里至外几乎全部“翻新”。

爱美者备受激励,医师也乐于受理以大打知名度,再配合媒体热衷炒作可谓互蒙其利,以致“东北第一”、“广东第一”等人造美女相继出炉,而且毫不隐讳地藉由媒体自我吹捧,许多“美女”还冠冕堂皇地向外传递,“唯有外在美才是生命存在的价值”的讯息。

医疗机构改行专作整形、美容者顿时蔚为风潮;中国全国工商联合协会统计,光是二○○三年底,全大陆至少有一百五十四万家美容机构,就业人数超过一千一百万人,年产值一千六百八十亿元人民币,占大陆国民生产毛额的百分之一点八。

美容整形业继住房、汽车、旅游后第四大消费热点,显见美女产业确实惊人。甚至还有担保公司最近与银行合作推出“美容美体消费贷款”,使缺钱施作整形手术的女子可以立即完成美梦。

可是,大陆媒体纷纷报导人造美女光鲜亮丽的一面,却鲜少报导整型手术失败案例,也是歪风的推手。

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李森恺认为,整形绝不仅止于手术层面,而是涉及整体身心的平衡健康。

此外,中国官方对整形美容业欠缺完善的法规或管理,纠纷迭有所闻,也显见存在高度风险。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近十年来,大陆因整容整形已“毁掉十万张脸”。

可是,无论正规医疗人员如何劝诫,依旧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若有选美风潮再持续推波助澜,抱持“乌鸦变凤凰”心态者还是会趋之若骛,“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的礼法教条只能束之高阁。


相关新闻
侯佩岑高中毕业照曝光 素颜美女爱绑马尾
美女太空人 挂在墙上睡觉
黄奕日本度假 遭遇影迷围追
林嘉绮叫板林志玲 双林争抢台湾第一名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