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拥塞 车辆寸步难行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6月25日报导】北京交通系列报导之一(中央社记者焦兴华北京特稿)“乘车难,出行难”是当前困扰北京市民的头痛问题之一。由于堵车严重,有人戏称,在北京,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要比工作时间还长。

北京堵车所以那么严重,公认的一个原因是,近几年北京的汽车和驾照数量无序地快速增长。目前,从早到晚,不论是尖峰或非尖峰时间,北京任何一条主要道路都塞满了车,大家挤在车内,寸步难行。

根据最新统计,北京的汽车数量已接近两百三十万辆,超过三百万人拥有驾照;而北京的人口只有一千四百万人。

汽车和驾照的无限量增长,令北京交通流量加剧。据称,北京计程车和私人轿车加起来就有六十万辆,它们占了全市百分之三十的交通量。

北京汽车数量庞大,却又没有足够的停车场,加上司机不守法,胡乱在马路两旁停放车辆,使得原本还比较宽阔的马路日见“消瘦”,加剧交通堵塞。

汽车数目的无限增长,固然是造成北京交通堵塞的关键因素,但北京大兴土木、城市设计存在缺陷、公共交通不足及民众不遵守交通规则等,也是令问题恶化的肇因。

统计显示,目前北京涉及道路施工的项目有两百九十多处,直接占用道路一百八十多公里,四百余公里道路交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据称,因道路施工造成的交通堵塞,占全市交通拥塞总数的六成五。

在这个问题上,有北京民众戏称,“北京的马路像拉链,修修补补不间断”。北京道路年年翻修情形极为常见,当中固然有其合理处,却严重妨碍交通。

此外,北京只有一万多辆公车,数量大大低于计程车和私人轿车。在人口密度极高的现代化城市,公车被视为是减轻市面交通流量的重要交通工具,各地政府也鼓励市民搭乘公车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但北京的公车看来并不发达,无法减轻交通负荷。

至于城市设计,北京一向坚持以原有旧城市中心为核心发展的建设思路。它以天安门为中心,然后以环形从中心点向外扩张,形成二、三、四、五、六环包围着天安门的特征。一些舆论认为,这种城市结构导致民众每天的经济和文化活动都朝着这个中心靠拢,交通问题自然恶化。

北京车轮滚滚向“中”流,天安门作为北京的中心,每天承受的压力难以消受,其中又以二环路以内城市所受压力最大,因为这是北京中央政府机关部门的集中地,办事的、上班的、开会的、观光的车流,从四面八方涌向这一地区。

除此以外,在北京,不论是开车的或是过马路的,交通规则观念极为薄弱,违规情况严重。在一些无警力控制的路段,车辆抢行、无序行驶、强行并线等现象时有发生;行人和脚踏车过马路不看红绿灯、不走人行道等,也导致交通秩序混乱,险象环生。


由于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北京的交通事故特别多。根据交通部门提供的电子纪录,北京汽车平均每年违规六十万架次。汽车违规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流速,加上行人、自行车抢道,进一步妨碍汽车流速,令交通拥塞。

不过,造成北京行人乱穿马路的原因之一,是北京许多街道没有地下通道和天桥─这是当局在街道设计上的缺失。

另一个导致北京交通拥塞的原因,是交通设施的不足及不合理设置。

例如,北京一些计程车司机经常抱怨说,朝阳区左家庄一带多个路口没有交通灯,以致秩序混乱。再者,一些十字路口放行次要路段车辆的绿灯时间比主干道还长,造成主干道车辆塞车。

种种因素造成北京交通拥塞,问题严重,车辆在尖峰时间寸步难行。

面对严峻的交通问题,北京市长王岐山曾说,“现在我最头痛的问题就是交通问题。”

相关新闻
中共看上省农会 为矮化台湾
省电:北京六千家工厂今夏停工一周
北京人狗同窗办证 惹人怨
民间拍卖老板手机号码 中国否认官方管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