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魂兮:黄河污染概况 (一)

人气 4
标签:

编者按:黄河九九八十一道弯从天上流向了大地,滋润着中华大地,伊始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国五千年最灿烂的文化就在黄河流域中延绵、形成。从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跃出龙马,背负“河图”,伏羲受之而作八卦,到炎黄二帝,华夏之宗,还有大禹时洛水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大禹受之而创立包含“五行”思想的“洪范九畴”,神传文化在黄河流域中演绎着。中华民族称黄河为“母亲河”,为“四渎之宗”。

随着自然规律,历史的新陈代谢,洪、旱灾难随着人们道德的下滑在增加。然而,黄河仍以它的活力塑造着中华民族的遵天循地,坚忍宽容的性格。但是,当共产邪灵统治了中国大地,黄河的厄运开始了。黄河在“人定胜天”的思想下,被一座座大坝拦腰斩断,被一座座灌溉枢纽工程抽干。黄河在枯竭、断流、死亡。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被切断。中国文化已走向尽头。

我们试图从黄河的历史与现状来探讨和阐述黄河兴衰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意义。

◇◇◇ ◇◇◇ ◇◇◇

前言

黄河源于青海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经过青、川、陇、宁、内蒙古、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中国人把黄河视为母亲河,视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黄河自古以来就是浊度高,时而洪水泛滥,其入海口也偶尔换位。这就是黄河,祖先们从来没有怀疑过黄河,从来没有想过把它改变成什么清水河,也从来没有想像过它会变成臭水沟。然而,中共执政后,“敢把那山山水水从新安排”的胆大妄为的“专家们”,几经折腾,不仅使黄河变成了臭水沟,还把还把黄河治得已经达到了死亡的边缘。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专家组,对黄河水污染的状况及危害进行了量化分析,发现黄河干、支流评价的53个河段中,水质为五类(污染严重,只适宜作为农业用水)标准的河段占13.2%,劣五类(发臭)标准的河段占 39.6%,目前黄河已经有40%的河段受到严重的污染(五类),基本丧失了水体功能。

黄河流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多了一倍,达到了44亿吨 (以每人每年生活用水100吨计算,相当于4千4百万人一年的生活用水,相当于韩国人一年的生活用水)。黄河除了从源头到进入甘肃省的近二千公里内的水质基本良好之外,在甘肃省境内的河段水质一般都是四类到五类之间,进入内蒙古的时候已经达到了五类、劣五类的水质。在包头再受到严重污染后,到潼关的这一河段污染似乎没有加重。从潼关以下就全线污染。

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湟水西宁以下、汾河太原以下、大黑河呼和浩特以下、渭河宝鸡以下、洛河洛阳以下、汶河莱芜以下的河段,水质常年处于四至五类状态,其中部分河段已远远劣于五类。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一些较小的支流河道已经成了“排污沟”。

本文根据有关黄河污染的大量资料,整理出了黄河从源头的青海省开始到入海口的污染概况。由于大部分数据是在中共控制下的公开网站收集来的,很多记者可能收集不到真实的数据,即使收集到了真实的数据,可能也不敢公开发表。所以本文中所采用的数据只是参考数据,黄河实际污染的情况可能比这里写的要严重得多。但是,就是通过这些公开的数据,我们也足以看出黄河的污染程度。

黄河污染概况

青海

青海是黄河的发源地,黄河在青海境内就长达1983公里。因为在青海省境内的黄河沿岸几乎没有工厂而且人烟稀少,所以黄河水质格外清澈,在青海省和甘肃省的交界处黄河水质基本上保持在一类和二类之间(可以直接饮用)。青海省对黄河的污染主要是通过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湟水河。

湟水河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在青海省境内长约300公里,青海交织纵横的沟河几乎都是通过湟水河最终全部流入黄河。因此,在青海省境内向水体所排放的污染物,最终都成了污染黄河的原因。湟水河横穿拥有200多万人口的西宁市,接纳全市排放的生活污水达3000多万吨,在甘肃省境内汇入黄河。

湟水河流域集中了青海省 60%以上的人口和大部分的工、农业生产。据最近消息来看,近10多年来,青海在黄河上游和湟水河流域新增了很多高耗能重污染的化工、造纸、皮革、冶炼、电镀等企业,还有小水泥厂,小煤窑等等。仅2002年,全省排放到黄河的工业废水就达3583万吨。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加大,湟水河的水质污染急剧恶化。湟水从西宁以下水质常年处于四至五类状态。


黄河在甘肃省境内的下游靖远县靡滩乡,村民们长期饮用的是经过简单沉淀的黄河水。据村民们讲,锅里经常有白色的沉淀物,饮过水后常拉肚子,洗过脸后皮肤皲裂起皮,水咸得人吃不成,沏出来的茶咸得喝不成。河流里漂着黑糊糊的东西,看着像有油。

日趋严重的黄河水污染,严重破坏了黄河生态系统,导致河道中的水生物濒临灭绝。上世纪五十年代兰州市雁滩滩边遍布红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水鸟,如今这些鸟种已没有了踪迹。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黄河甘肃段生长的鱼类大大减少,有些已经绝迹。就连兰州人引以为自豪的兰州特产青白石白兰瓜,近年来也因浇了受污染的黄河水而品质下降。

(待续)
【正见网2005年07月08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从唐诗三百首读懂“中国人权最好时期”
黄河魂兮:黄河的呻吟
堕落的黄河,请你站起来吧!
历史悠久的青州驼山石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