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林逢庆:3年科技人才缺1万人 政府正弥补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4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十四日电)凯达格兰学校今天在台北南港软体育成中心举行“北台湾高科技人才与产学合作”研讨会,行政院政务委员林逢庆强调,今年起三年内,台湾数项高科技人才亟需3万4千人,但学校培育仅2万4千人,短缺1万人,政府正设法弥补缺口。

这项“北台湾高科技产业人才与产学合作”研讨会是系列研讨会的第三场。凯校校长李鸿禧以瑞士为例指出,瑞士当年亦是从精密科技、高科技、生技起家,如今人民收入全球属一属二高,社会福利又好,而且长期维持中立角色,已成为欧洲各民族间的缓冲区。

他表示,台湾产业这几年已往技术和资金密集之路迈进,而且山水风光也强过瑞士,台湾更有机会以高科技成为亚洲各地的缓冲区,未来会比瑞士还好。

“人才”是发展高科技最重要的资产,但这几年台湾高科技业积极建厂,人才补充速度落后。林逢庆指出,科技人才不足主要有三个原因,“政府提倡高科技,但人才跟不上”、“产业面临结构转型”、“产业扩展规模速度过快”。

根据行政院科技顾问组今年四月的调查,仅半导体、显示器、数位内容等几大产业,在未来三年共需3万4千人,但未来学校只能供应2万4千人,不仅这些量不够用,人才的“质”也是考量的因素。

他举例,半导体业和影像显示业均面临人才质量不足的问题,通讯业更需要应用开发人才,资讯服务业也需资讯管理和国际行销人才,数位内容业更要有工作热诚,以及国际观人才,生技业的人才也不够,而且未来更要跨领域的人才。

林逢庆说,目前政府已从短、中、长期设法弥补人才质、量的不足,短期从培训和延揽双管齐下,除了工业局每年至少培训七千人之外,前年他带着厂商赴美求才,只找到550人,去年也找到650人,离缺口还有距离;中期则以强化产学合作为主,例如产业硕士专班,产业需要的人就到学校去找人才,让学校有机会更接近产业需求和状况。

他指出,长程计划则从大学法人化着手,因为学校做研究和产业间需求有大落差,所以学校法人化后,让教授有很大的弹性,在学校和产业界间互换,而且学校必须非常肯定这样的教授,才能促进产学间的互通有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