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柴松林教授:赚钱与花钱的新哲学

人气: 89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3日讯】(大纪元记者岳芸采访报导)赚钱除了实质的财务报酬,还有另一种无形的资产,包括个人与社会。迥异于一般教人家如何累积有形的钱财,以下要探讨的“赚钱新哲学”,则是着重在无形的财富。而在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提高,所得大增,可是物资能源却是有限度的,有什么样的新主张是消费者需要考量的?

总统府国策顾问柴松林应基隆港务局局长萧丁训之邀,9月2日在基隆文化局演艺厅主讲一场演讲,讲题是:“赚钱与花钱的新哲学”。

在正式进入讲题之前,柴松林先剖析,1738年英国发明纺织机,自此开启了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12项重大的改变。其中一项是现代的资源有限,所以要有节制的想法,人要过简朴的生活,像韩国就实施住宅法,每户规定不超过150坪。还有一项是10几年来全世界共同的趋势,那就是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

三种类型的高所得

什么叫赚钱?凭智慧或劳力换取经济性的报酬,柴松林说在制度健全的正常社会,有以下三种类型的高所得。

1) 凭着智慧,像比尔‧盖兹,读了一年大学就去开电脑公司。另外,在日本,个人所得的前几名都是作家、小说家。一个国家的有钱人如果是凭着智慧赚钱,那表示该国的制度是比较健全。

2) 承担责任大,如新加坡公务员待遇高,日本大臣所得排名前十名内,他们做不好都要立即换掉。

3) 危险性高的行业,如飞机正驾驶,月薪五十万元。在美国有试飞飞行员,一小时五百万美元,不过,那一生只能飞一次。

柴松林认为,一个国家的高所得如果不是属于这三类型,那个社会就属于不正常、不健康。

个人与社会的无形财富

除了赚到有形的财富,柴松林也强调无形的财富,譬如博士生拿到学位,宁愿赚取低微的研究助理费跟着大师几年,那就不是钱所能计算的。他也认为国家公园解说员的所得高,因为满足自己的表现欲,会使身体健康。

还有像故宫、历史博物馆的解说员,看到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获得美感,那也是一种所得。而像他那像推动社会运动,看到社会的改变或理想的实现,也是一种所得。

在个人方面,柴松林认为无形的财富包括健康,那比钱财还重要。像首富躺在床上好几年,事实上那也等于是贫穷。有特殊技艺、技术高、有声望、有地位、有好朋友、家庭和睦、比旁人自由、有自主性等,这也都属于个人的无形财富。

至于社会资财,那是属于全体民众,如今年的《经济学人》评爱尔兰有完善的居住环境,因为那儿的社区有道德,邻人相处和睦。

其它的社会资财还包括:好的基础建设、巴黎罗浮宫(星期四去不要票)、公园绿地、丰富文化资产、良好的教育体系、经济安定、人权受到保障、有效率的政府(北欧国家、香港新加坡)、公平的发展机会等。

谈到花钱,柴松林认为关键在于花钱是否有意义?如果赚小钱但却花得有意义,那算是富裕的人。

甘迺迪与消费者的权利

在介绍如何消费之前,柴松林不得不推崇美国已故总统甘迺迪,为什么他那么受到美国人的爱戴?因为他是第一位直接面对人民的总统。1962年,甘迺迪向美国参、众两院发表特别咨文,首度要保障消费者的权利,计有以下四种:

1) 安全权,不能因为消费得到危险。
2) 了解真相权,消费者买了东西,有权知道其成分、功能、效用、保存方法。
3) 选择权,有权要求市场有足够的产品让消费者来选择。市场供应或民间供应,由竞争价格来决定。公营或垄断企业要提供合理的价格、满意的服务,不能因为独占垄断就予取予求。
4) 产品不为自己而是为消费者生产,让消费者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生产者有义务征询消费者的意见。

另类美容疗法

针对美容、瘦身大行其道,柴松林以此例说明,很多美容、瘦身产品是没用的。他举美国另一位伟大的总统林肯的话说:“一个人到了35岁还不好看,就要为自己负责。”那么,要如何来“美容”呢?柴松林提供的妙方是:

1) 多读书、知识丰富、文化素养高、艺术技能欣赏
2) 心地善良,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柴松林说,在最困难时,有人拉我们一把,会记得对方是单眼皮或双眼皮吗?我们只会记得对方是好人,与胖瘦无关。
3) 心地光明坦荡,身心健康,乐善好施。

消费者的八大权利

根据“消费者教育创制权” (Consumer Education Initiative, or CEI),消费者有以下四大权利:

1) 求偿权,受到损害要加重生产赔偿。
2) 教育权,联合国文教组织把“消费者教育”列为主要内容。
3) 环境权,提供清洁的环境。
4) 基本物资供应权。基于人道主义救援权,有饭吃的人要帮助没饭吃的人。

以上四大权利与甘迺迪提出的四点,合称“消费者八大权利”。

消费者的五大义务

消费者要尽义务才能享权利,身为消费者有以下五大义务:

1) 认识义务,不要受广告欺骗,要学习消费知识。买东西前要想一想,东西是真是假,有用没用。
2) 行动义务,发现危险时,为了避免以后再出现危险,就需采取行动来解决。有位欧洲政治家在40几年前说过一句名言:“为什么这社会罪恶如此猖狂,因为好人都袖手旁观。”
3) 团结的义务,消费者是散沙,不像生产者有顾问、政商关系等团体。
4) 关怀的义务,有些钱花了是在犯罪,如色情,影响家庭,造成社会不安,要去关怀社会。
5) 环境义务,保持环境的美好或清洁,如今天在演讲廰没人抽烟。

六大消费花钱的原则

如何消费花钱呢?柴松林倡导从环境主义到消费主义,提出按现代观念来尽消费者的义务,有以下六大原则供参考:

1) 减少消费,能不买就不买。不问价格高低,好不好看,合不合身,不与朋友逛街。先问自己不买行不行:“不买会死吗?”柴松林说,他从1991年以来,就没再买过衣服了。

2) 循环使用,要能多用几次。有些用完就丢的东西,表面看是便宜,但是采买多了,反倒是比较贵。不是买便宜的东西,而是要买合身好看,天天能穿的衣物;这样穿的总时数除以价格,算起来才是真正的便宜。

3) 再生使用,东西用坏了怎么办,有再生的原料才用。

4) 经济主义,地球上的资源有限,禁不起无缘无故消费掉,耗竭性的资源尽量少用。买东西以用的材料少,不占空间为原则。柴松林以自家住宅一带的房地产为例,一坪是33万元(1万美元左右),若买的东西占了半坪空间,就要17万,所以少搬东西回家。

5) 生态主义,买东西时了解原料是什么,生产过程是否有污染。某科学杂志曾说,再过50年,纽约、东京都要陷在海底,这就是人不重视生态所带来的祸害。

6) 平等主义,对于歧视妇女、认定某宗教不好、歧视少数民族、升迁有性别歧视、强迫员工信仰某教等等这些公司,柴说他都不购买他们的产品。

最后,柴松林总结说,赚钱、花钱都不是人生的手段,而是道德的手段,养成习惯,做个充实圆满的人,也就是做个“生活者”,是日本人所谓的“人格者”。

● 柴松林小档案

年龄:今年71岁(1934年12月12日)。
学历:法国国立高级研究院经济统计学博士。
经历:政治大学、交通大学科学方法教授、主任(1973-1993)。中国人权协会理事长(1997-2002)等职。
创办:消费者文教基金会、第一儿童发展基金会、新环境基金会、导航基金会等公益组织。
荣誉:1987年民意调查,被推举为“台湾最有影响力的人”。近10几年,两次获得美国民主基金会颁赠的“杰出民主人士”奖。
现任:总统府国策顾问。
妻子:薄庆容在金融机构当高级主管,柴不避讳说妻子赚钱比他多。

制表:大纪元记者岳芸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