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狗年狗新闻“旺旺旺”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月23日讯】(BBC特约撰稿人 江迅报导)
狗年狗是明星

再过10天,狗年来了。走进书市,有关狗的书,正是热门书。走进位于荃湾的香港三联书店,狗书杂陈:《狗之旅》、《狗的写真》、《宠物训练-狗》、《猫狗饲养完全BOOK》、《狗狗漫游香港》、《钟意你条尾》、《有狗万事足》、《和狗幸福生活》……那本新书《狗狗问你的101个问题》,是英文的中译书,有图有文,浅显易懂,讲述如何透过狗的肢体语言、吠声高低、眼神表情,猜测它的心意,被视为“狗仔心理学”教科书,颇受狗主人欢迎。

狗新闻与日俱增

香港传媒有关狗的新闻也与日俱增。狗吠“汪汪汪”,狗的新闻也“旺旺旺”。香港近来接连发生残酷的虐杀狗猫事件。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日前披露,2003年至2005年,当局就18宗虐待动物个案提出起诉,成功检控16宗,仅在2005年就有9宗。

月前,香港屯门天水围,一名32岁男人与女友争吵,女友拂袖离去,他一怒之下将女友饲养的北京狗,从32楼掷下平台,小狗当即死亡 2005年9月至11月,旺角西洋菜街、通菜街、赦兰街后巷接连发生四起虐猫案,小猫遭人扭断四肢,弃置后巷,有的伤重不治,有的永久伤残。

爱护动物协会悬红1万港元缉凶,不时派人到区内巡查,派发传单呼吁市民举报。这个涉嫌连环“猫杀手”是19岁男子,已遭警方拘捕扣查,后获准保释。人虽已落网,但事件并未平息,依然是社会热点、公众话题。始终关注事件的“108行动小组”创办人黄继仁设计的反虐杀动物网页,不到一周,已有数万香港网民登陆签名声援。

早些时候,曾看过一部电影《猫狗也游行》,没想到竟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事。 1月8日,“108行动小组”发起大游行,原先估计会有四五百人上街,结果3000多人带着至少1000只猫狗游行。“尊重生命,反对虐杀”,“平等对待,不分贵贱”,“动物不是芭比娃娃”,“唤起公众关注,尊重动物生命”……市民戴着猫狗面具,横幅上贴着猫狗卡通图案。

冷风中,猫猫狗狗悉心打扮,穿着讲究。金毛寻回犬、牧羊犬、史纳莎、约瑟犬、松鼠狗、西施狗、北京狗、短毛家猫等等,游行气氛犹如动物嘉年华。香港的中区成了“动物乐园”。狗狗的“汪汪”和猫猫的“咪咪”叫唤,仿佛是在呼吁自己的权益。

在香港,《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表明,“任何人恶意伤害、令动物受到不必要的痛苦甚至死亡,皆属虐待动物,一经定罪,最高可被罚款5000港元及监禁6个月”。游行发起者认为,这一法例过时,是来自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应该将现时虐畜的最高刑罚,提高至入狱5年及罚款5 万港元。

养狗的乐趣

虐待动物涉及复杂的心理、家庭和社会问题。香港人,特别是一些中上层家庭都喜欢养狗养猫,那些曾在外国读书和生活的香港人都爱养狗养猫。

主人与狗
狗为主人带来了难于言表的快乐
有人说,人养狗是因为它能满足一个人求乐的私欲﹔有人说,人养狗是因为喜欢狗的忠诚可爱。自从家里多了“狗狗”,每次外出逛街和遛超级市场时总忘不了给它带些礼物,漂亮的饰物和衣帽,好吃的狗粮罐头,洗澡用的灭虫除菌沐浴液等。狗享受着人性化服务。

每一位养狗的主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狗,虽然占用了他们相当大的精力,花费了他们相当多的金钱,但狗的憨态可掬、善于撒娇的举动,忠诚可爱、通灵善变的内质,为主人带来了难于言表的快乐,于是人们乐此不疲,狗往往成了家庭的成员。

借用一句老土话:猫狗是人类的良伴。其实,猫狗不是“宠物”,更不是“玩物”。自然界的生命内涵,离不开生老病死。当狗还是小狗时,你从它身上追寻失落的童趣﹔它慢慢长大了,你还可以与它一起奔跑玩耍﹔它最终衰老了,你作为主人,就是照顾它的角色。

在香港,一家养一只猫狗,司空见惯﹔一家养几只猫狗,也比新鲜。香港每年有大量猫狗流落街头,难逃被虐待或人道毁灭的厄运,这是被称为现代文明国际大都会的香港的一大讽刺。

对猫狗应有责任心

据披露,香港在过去5年,平均每年要人道毁灭12000只狗和5000只猫,香港猫狗市场每年进口2900只狗和1700只猫,有不少就是刚购买不久便被主人弃置的。

减少一时冲动购买猫狗的行为,没有适合的条件,就不应该随意饲养,一旦饲养就应尽猫狗主人的责任。如是,猫猫狗狗枉死的现象才有望减弱,香港社会才能抹去不文明的污点。(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狗年画狗 — 杨隆生先作品系列欣赏(一)
狗年画狗 — 杨隆生先作品系列欣赏 (二)
狗年画狗 — 杨隆生先作品系列欣赏 (三)
狗年画狗 — 杨隆生先作品系列欣赏(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