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霍英东的价值

金钟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11月10日讯】香港首席亲共爱国富商霍英东先生 十月廿八日 在北京因癌症去世,成为香港传媒连日的头条新闻,各界口碑之好,在香港名流中可谓无与伦比。

香港开埠以来,虽经英国一百五十年殖民统治,但和中国的关系,尤其是一九四九年中共建国以来的中港关系,始终是香港的第一话题,也是决定许多人的荣辱兴衰的重要因素。霍英东是其中颇有特色的一位。他出身贫寒,只及中三教育,初以苦力维生。

他发迹于韩战期间和大陆做被西方禁运的战略物资的走私生意,赚了百万港元的第一桶金,那时尚不足三十岁。从此与中共结成“患难之交”(周恩来语),迄今已逾五十年之久,这种红色履历是今日成堆的亲中港人无人企及的,因此,霍连任三届政协副主席,获“国家领导人”之虚荣,自是顺理成章之事。不过,霍英东在毛时代的发迹,直至文革六七暴动都站在中共反英一边的坚定爱国,并不能成为他比那些“忽然爱国”之辈更令人尊重的根据。过分批评那些后来“爱国”的港人是不公平的。毛时代那样封闭、排外的投资环境,当然教人裹足不前。其实,港英当局对霍氏当年所为,虽有不满,并未阻止他在商界的发达。现在,传媒称霍英东“坐拥三百亿身家”。

霍英东值得赞许的是在中国的毛后时代,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对中国教育、体育及慈善事业的捐助与投资。难能可贵的是以其背景,在一九八九年北京学潮中他主张人大召开紧急会议解决问题;六四开枪后,他又与十九名港澳人大代表公开谴责屠杀,哀悼死难者。后来他还资助过广东的自由派学者的研究与出版。香港的民主派领袖都肯定他并非“很左的人物”,从未似几名入了政协的左派商人那样恶形恶相攻击民主……了解他的人,也称道他的行事风格、为人态度及对香港超越大陆的价值的肯定。

可以看到,尽管被北京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霍英东和中共数十年交往中,他有长进、有省悟。毕竟他是在这个高度资本主义化的城市发达的香港人,早期的渊源并未令他完全洗脑赤化,相信这是许多亲中商人不同程度具有的基本属性,也是香港商界和大陆那些无法无天的以暴发为特征的生意人的区别。

霍英东在中港关系的地位诚然无人可以取代,但这地位也不必看得太重。霍的地位乃是毛周时代“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对港政策的余韵。今天香港回归后的中港关系已有历史性的变化,和北京沟通有多重管道可用,像霍英东这样的老牌统战人物只具象征性而已,他的治丧会不过由一名和他平级的政协副主席领衔,可见,其统战价值已经物尽其用了。

( 2006 年 10 月 30 日 )

转自《开放》2006年11月号(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SAYA撇下金钟光环 啤酒屋开心端盘
浓缩张韶涵入围 青菜六月成遗珠
周金陵批偶像 没有明星特质
组图:陈孝萱化身健康守护天使  代言奶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