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玉:叶利钦的潇洒与江泽民的不潇洒

读叶利钦自传《午夜日记》

李昌玉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1月21日讯】前记:

本文(《叶利钦好潇洒》)写在三年多前,没有发表。近日拿出来读了读,觉得还有一点现实意义。在叶利钦之后,后来,我们的江总书记也到期离任了,可是,他离任之后,潇洒了吗?自由了吗?写过自传了吗?可以无需客套礼仪,不用作日程安排,“在街上随便来去,和别人聚会,外出做客”吗?遗憾的是:答案是否定的。今年五一黄金周前后几天,江先生──,不,泽民同志,但,官民人等仍然叫总书记或径直呼名江泽民,光临敝山东省,南登泰山极顶,东临青岛海滨,周游泉城名胜,所到之处,弄得武警民警以及官民人等好不忙乎。

江泽民游泰山,观赏日出,泰山清山,把当地的机关干部组织起来装扮成游客,使他们既不用买门票,还有游山补贴,享受了一次奉陪游山登泰之乐。山东有一个被称为首都“菜篮子”的县改市寿光,属于潍坊市,在青岛之西,当时正在举办蔬菜展览。我远行几百里,专程慕名前去参观。寿光的公共汽车司机说:“你老先生要是昨天来就倒霉了。”我听之愕然,问,“此话何说?”他说:“昨天江泽民来参观,全城戒严。”我暗自庆幸,早来不如晚来。

据说,我当然是据说,而不是查有实据,青岛方面悬挂的大标语,原来是“八荣八耻”,为了迎接前总书记驾到,马上自作聪明地改成“三个代表”。结果有人也许是为了表功,汇报上去,没有想到却惹得上头不高兴,市长大人吃了一顿竹笋烧肉,黯然外调。还是据说,我没有证据,江泽民来之前,上头有通知:要按照他下台之前的规格接待,可是这个“规格”是大是小,是高是低,只能心领神会,捏拿起来就难掌握了,所以青岛方面没有吃准“规格”,想要随机应变,自讨没趣。

江泽民游泉城济南,所有准备经过的马路,民警挨家挨户地登门通知,左一个不许,右一个禁止,好言相劝道:“老板,帮帮忙,可不要惹出事来,砸了我的饭碗啊!”这件事我是听一家店老板说的,成了茶余饭后的点心。

再从后来胡锦涛高调号召学习《江泽民选集》和上海清查陈良宇的情况看,江泽民下台之后,哪里有一点潇洒,哪里有一点自由,哪里能“在街上随便来去,和别人聚会,外出做客”啊!一党专制下的总书记,即使到期下台,风光虽然仍然风光,但却是关在自己建造的牢笼里!幸哉?悲哉?最近几次,江泽民在电视上露面,一闪而过,脸色极为难看。不知他是否想起贾宝玉的名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故本文改题为《叶利钦的潇洒和江泽民的不潇洒》

(2006-11-18)

————————————————————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朋友的书橱里取出出版已经两年多的的叶利钦自传《午夜日记》,随意翻了翻,竟然被引人入胜的内容吸引,读了下去,一直读到底朝天。于是,再到网上搜索了一下,关于叶利钦、关于《午夜日记》,浏览了几篇文章,不觉有一些想法要说一说。

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叶利钦好潇洒啊!

1999年12月31日正午12时,莫斯科电视台向全俄国、向全世界发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视频信号:俄罗斯的第一位民选总统,68岁的叶利钦,在他第二届任期届满之前,自动辞职,全身而退,把权杖交给了名不见经传、新近才提拔上来的总理普金。这位47岁的普金,不久之前还是联邦安全局局长,被叶利钦慧眼识才,几个月就完成了政坛三级跳。他在举世瞩目的荧光屏面前,接过了代理总统的千钧重担。

全俄罗斯为之愕然,全世界为之愕然!

如此惊世骇俗的现代“禅让”典礼,如此的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在苏联的历史上是开先河之举,在世界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当世界各国不断地此起彼伏地上演着一出出争权、夺权、恋权的悲剧、喜剧、闹剧,造成流血漂橹、生灵涂炭的时候,叶利钦总统不因任何外力的影响,毅然决然主动辞职,作为一位大国总统,开国总统,不把总统的桂冠当作囚禁自己的樊笼,进亦自由,退亦自由,随心所欲,如愿以偿,难道不是潇洒之至吗?

而且,叶利钦辞职之后,马上写作出版了他的第三本自传《午夜日记》,把他从1996年至1999年期间,从竞选连任总统的经过直到主动辞职的原因,“尽量以最大程度的真实原原本本”地作了记述。卸任总统写作自传回忆录,名利双收,利己利民,已经成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时尚。总统在台上的时候,老百姓只能看到他们的官态官貌,听到他们的官话官腔──这当然还得力于现代科学带来了电视这个福祉。但这样的官场形象,免不了装腔作势,免不了戴着“面具”作秀。老百姓还希望了解总统们的另外一面,一个真实的他,幕后的他,生活中的他,人性的他。总统们卸任之后,丧失的是权力,获得的是自由,而且他们的从政经历还是一笔可以“保值”、“升值”的资源,一笔可以转换为金钱的无形资产,因此写作回忆录或自传,向“选民”、向世人报告他自己掌权的经过,诸如重大事件的始末,重大决策的由来,重大人事的变动,重大外交的活动以及个人与家人的吃喝拉撒、喜怒哀乐,等等,都可以炒买炒卖,零趸发售,于是总统们能够摘下面具,敞露心迹,畅怀放言,名利双收。至于国家机密当然不能当作卖点,但是何谓“国家机密”,也是一道潮长潮落的海岸线。

其实,一个民主国家的总统,一个不以一己私利为重的总统,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总统,一个具有充分的自信心的总统,一个不以玩弄阳谋阴谋为能事的总统,都可以随心所欲地以其公开性、透明性作为写作准则,坦陈公告,无所隐讳,使老百姓、使他的选民享有知情权。如此“立言”,个人也就获得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效果。

而专制政治,领导人的一切,从起居到谋划,几乎没有一样是小事,几乎没有一样不是机密,长期习惯于“定制”文章,对老百姓习惯于隐瞒欺骗。长期酿造的这种“一言堂”的舆论环境,既打造出愚民,也打造出愚官。最可怜的是愚官,他们积累了太多的难言之隐,陷身在自造的怪圈中,画地为牢,已经身不由己,笔不由己。他们已经难以坦然直面人民、直面历史,难以倾诉自己的心声,难以述说自己的七情六欲,也就泯灭了写作自传的灵感、激情,也没有必要的写作能力。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

叶利钦一辞职,就动笔写自传,针对人们心中的疑团,众口哓哓的议论,反对派严厉的指责,按照个人的心路历程以及反思与总结,写出了一部内容充实,有血有肉,有情有理的自传,并且很快出版,获得了俄罗斯人民的欢迎,在世界上也获得了赞扬。自然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坦白性,但谁也不敢说叶利钦是假话连篇、欺世惑众,尤其是书中写到的同僚、对手,他们是可以出来说东道西、说三道四的。这不是潇洒之至吗?

试举一例。叶利钦提前辞职,采取的是一种出奇制胜的方式,因此,他要尽量保密。在1999年12月31日12时电视开播之前,只能让几个核心智囊知道他的“阴谋”。这极少数的几个智囊,应该包括他的小女儿、被国际上称为他的“形象设计师”的塔尼亚,但叶利钦没有告诉她。这时,总统的前任办公室主任尤马舍夫说: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塔尼亚对此一无所知,这样不对;不对,也不公正。最近四年,她一直协助您工作,请您告诉她。’‘好吧,我考虑一下。’我说。我们相互告别。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我好象从来不将自己的决定告知家人,但现在……这是另一码事。我的决定与他们的命运有着过分紧密的联系。

“我把塔尼亚叫来,让她坐在我的对面。她期待地看着我:‘什么事,爸爸?’

“‘塔尼亚,我要辞职。’

“‘她惊讶地看看我,然后扑到我的怀里,哭了。我把手帕递给她。

“‘爸爸,请原谅。你别瞎想,这只是因为太突然了。你可没有对任何人说过。你真了不起!让我吻吻你……’

“然后,我和她坐了很久很久。她向我憧憬今后的生活将是多么有趣。我们可以在街上随便来去,和别人聚会,外出做客,而这些都无需礼仪客套,不用作日程安排。可是,她的眼睛里一直含着泪水。‘女儿,你惹得我……也要落泪了。’我挥了挥手──你走吧。

“塔尼亚不知所措地、秒、象孩子般地问我:‘妈妈怎么能一无所知呢?’‘以后……以后再说吧。’……”

男儿有泪不轻弹。这里,我们读到一个性情丰满的叶利钦和他的贴心女儿,一个潇潇洒洒摆脱了功名累赘的叶利钦和他的知心女儿。作为总统,有这样的心理情趣,有这样的精神境界,实在难得,怪不得江泽民总书记对于他的辞职,要去信表示“惋惜”了。对于《午夜日记》在中国翻译出版,叶利钦给译者写了一封《致中国读者》的信。他说,“我怀着特别激动的心情期待着本书中文版的问世,因为本书将面对你们伟大国家的十亿读者,不过,主要原因还在于这个读者群头脑敏锐,勤于思索,而且对俄国、对我们的人民也很了解……”中国人民对于俄罗斯人民当然是怀有特殊的感情。象我这样70岁的人,心中铭刻了多少精警动人的经典格言,如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还记得大花布布拉吉──连衣裙是50年代前期中国姑娘的时尚追求,乌兰诺娃的脚尖舞催生了中国的芭蕾……如今,俄罗斯大地上发生的故事,我们怎么会视若无睹、无动于衷呢?

《午夜日记》的开篇,就从“12月31日”辞职事件写起的。一位中国作家认为:叶利钦的辞职,可能是20世纪最让人对民主产生信心的事件,一个在权利峰颠的人,在跨进新世纪的门前,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做出那样的选择。”(谢泳)

总之,我读了《午夜日记》,对于叶利钦其人、其书,都感到潇洒得可以了。

〔注〕《午夜日记——叶利钦自传》鲍里斯.叶利钦着,曹缦西、张俊翔译,译林出版社出版,2001年1月第一版

(写于2003年)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李昌玉:五反运动的谜面与谜底 (下)
李昌玉:沉冤难白高莺莺,亡党亡国杞人忧
快讯:孙文广李昌玉的电话又受到严重骚扰
李昌玉:再评高莺莺的沉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