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清谈】代工到品牌之路(上)

从明碁事件谈起

思牧

人气 2
标签:

台湾电子产业从代工发迹至今创造代工王国,随着毛利率日益降低,许多厂商亟思改善之道。在微笑理论提出后,一些厂商选择走向品牌经营的道路,而明基的并购失败让我们再度思考对品牌经营之路。

f?明知不可而为之

从明基购并西门子的事件来看,虽然说是把握机会,但是赌博的成分也很高。在蛇吞象的购并中,明基的规模较小,承受亏损的能力有限。再者,明基有70%的手机业务为委约代工,只有30%是自有品牌,而明基和西门子合作立时损失许多代工订单,对明基的财务来说是雪上加霜。而在短时间内要完成组织上的调整加上克服文化上的差异,还要提高效率扭转亏损,本身就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

f?组织调整困难重重

从代工要走向品牌经营,需要的能耐有很大的差异,需要进行相当幅度的组织调整才能因应。而组织调整需要时间。明基从2001年12月推出自有品牌,至今约5年的时间,虽然不能说毫无经验,但是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明基在本土市占率仅有6%-7%,排名远落后国际大厂。在本土都没有优势,要在国际竞争难度只有更高。此外,产品定位与其他厂商看不出有明显区隔,而在高阶产品上的发展速度与大厂相比也落后许多。此外,产品返修率高,产品品质有待考验。以上种种都说明明基的整体竞争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购并后的组织调整,还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就好像一边走钢索,一边表演拉小提琴,成功固然精彩庆幸,但一不小心就很可能跌入深渊。

f?品牌经营是国家大事

从明基失败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知道国际品牌的经营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其中许多的面向有时候并不是单一厂商可以面对的。根据美国商业周刊今年公布的全球百大品牌调查中,美国囊括53席。而以日本经济之强,也仅拿下7席,还落后德(9席)、法(8席)。从某个角度看,品牌实力的背后代表国家的实力与特色,例如日本的研发、法国的艺术文化及德国的工艺。国家的形象、文化、科技、教育等基础,都是影响企业能不能发展国际品牌的重要因素。企业要发展品牌,背后要有雄厚的资源能耐支撑,包括人才、技术、资金等。一个好的品牌,也一定要有足够的研发制造能力、品质控管、产品设计以及市场研究等。就经济体较小的国家而言,能够维持2到3个国际品牌,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也是韩国为何以倾国之力发展三星、现代、LG这些大企业的原因。@*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管理清谈】非逻辑经济
【管理清谈】管理,要有一颗谦卑的心
【管理清谈】品牌管理之我见
【管理清谈】管理学的反思(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