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企业竞争力 相机研发大厂柯达转向影像服务

【大纪元11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郭秋怡编译报导)以底片闻名全球的柯达公司(Kodak),一直视研发产品为企业发展核心,在跨入数位相机领域后,更苦心调查消费者行为,加强产品研发,才得以成功开发出简单易操作的数码相机推向巿场,并在2005年成为全美第一大数码相机厂,不过,现在的它却渐渐要退出在数码相机的巿场。

虽然柯达数码相机正持续上扬,但始料未及的是,在众多竞争厂商不断投入下,获利快速萎缩,虽然前一段期间,柯达还能靠中国对传统照相耗材的需求而暂缓营运危机,但中国也快速进入了数码影像时代。

自伊士曼(George Eastman)于1880年创立柯达后,几次产品研发都非常成功地挽回了企业的生机,更曾成为美国科技研发的标竿公司,所以产品研究的精神已经死死地缠住了柯达的营运核心。但总裁派瑞兹(Antonio M. Perez)却认为持续的产品研发既不足以使危机企业重振生机,亦难以协助体质好的公司加速成长,所以着手改造公司的核心营运模式,改以协助客户组织及管理影像资料库为目标。为迎向这种从硬体产品生产转换到数码服务的挑战,柯达正开发一系列服务,从线上影像分享到快速扫描系统所有的数码服务都有,但派瑞兹总裁却表示:“非常少公司曾成功过。”

其实,在面临类似危机时,大部分的公司会犯下同样的错误,以加重研发投资的方式来挽救企业面临的困境,所以一旦竞争厂商进入,产品价格就会被压低,到头来,一切又回到了原点,戴尔电脑(Dell)就是一例。

相反地,苹果电脑(Apple)在失去电脑巿场的优势后,接连开发了可在视窗作业系统里操作的iPod及iTunes,并将核心事业从电脑设备设计转换至以设备及服务传递消费者经验的设计商。这也正式柯达目前想要模仿的。IBM在三月所做的一项调查也显示,全球65%的企业执行长,将要在未来两年内大幅改革他们的公司

微软执行长鲍尔默(Steve Ballmer)表示,他不再认为竞争来自个别企业,而是必须挑战或采用的可行营运模式。全球竞争力机构(Institute of Global Competitiveness)管理咨询执行长德赛(Jay Desai)也表示:“营运模式创新比产品创新还要因难,那很难想像,范围大也复杂得多,包括企业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改变。”。

过去120年来,从产品规划、制造到行销,都一手包办的柯达,也开始寻求与其它企业合作的商机,今年一月,派瑞兹和摩托罗拉(Motorola)总裁桑得桑德(Edward Zander)在拉斯维加斯的国际消费电子展览上,宣布了在未来十年内,柯达将供应摩托罗拉手机上的高画质照像机所需要的晶片,并将协助消费者将影像传输至电脑或线上艺廊,因为这种影像有75%来自手机,所以派瑞兹相信这方面的事业会创造出数码相机两倍的利润。

为使改革获得多数员工支持,派瑞兹总裁认为员工的配合也很关键,于是他组织了一群对公司改造存疑的员工,要求他们提出公司改善建议案,结果不但得到了新服务项目及科技商品化的新策略,受企重的员工更会宣扬派瑞兹是位好领导,使他更具威望带领柯达走向企业改造。在这方面,同样面临企业变革的希柏系统软件公司(Siebel Systems)就没这么幸运,执行长希伯(Thomas Siebel)影响力而致公司无法顺利转型,不但将思科系统的一笔生意拱手让给对手Salesforce.com,还因此被甲骨文公司(Oracle)购并,其实和希柏系统一样的公司也比比皆是。

创立于1851年的美国西联汇款公司(Western Union),历经从电报、电话、网路到无线网路的科技轮替,还能固守其增进人与人之间沟通和款项流通的事业核心,就是它能生存至今的关键。柯达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才了解到它真正想要从事的是影像事业,而不只是要把自己打造成一家底片或相机公司,在它的发展策略进行一世纪以来的最大变革之际,或应牢记美国西联汇款公司的经验,不再固守产品研发而着重企业核心事业的发展。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正大学跑步型轮椅获全国创新设计比赛金牌
服务科学 全球下一轮经济引擎
台北影视节起跑 今年规模亚洲第一
Windows Vista相关类股受投资人瞩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