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京工厂焦糖色素造假酱油 含砒霜水银毒物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11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一日电)北京市工商局日前破获十八家生产不含大豆成分的黑心酱油工厂。这些工厂以含有砒霜、铅、水银等有毒元素的“焦糖色素”掺盐和水制作假酱油,其中,最严重的细菌含量超过标准八十六倍,且已大批流入北京市及周边市场。

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报导,北京市工商局日前追踪廉价酱油源头,并暗访一家地下工厂。工厂位于不到十平方公尺的民居,屋内卫生环境恶劣,除了塑胶桶、水瓢等简单工具,没有任何与酿造酱油有关的设备,也没有大豆、小麦等酿造酱油必备的原料。

报导说,工厂里一名男子将黑色粘稠状的焦糖色素倒进灌满水的塑胶桶里,直接将手臂伸进桶里搅拌,洗完手臂的水又倒进酱油桶,再加入适量的盐,假酱油就配制完成。

随后,男子从地上捡起一根橡皮管,将假酱油抽进旧酱油桶开始包装。最后一道工序是换上新桶盖及洗刷包装桶外表,并贴上假标签。

据报导,焦糖色素是一种食用染色剂,可增加酱油的着色效果。中国国家标准规定,在酱油生产中,允许适量加入焦糖色素,但只能当成添加剂,不能做为酿造酱油的主要原料。因为焦糖色素含有砒霜、铅、水银等有毒元素,过量摄入对人体有害。

另外,在北京市大兴区,有工厂买来散装酱油后,用自来水稀释。工人表示,“一桶五十斤装的散装酱油,可以用自来水稀释成两百五十斤。”不过,由于稀释后的酱油颜色会变淡,必须添加焦糖色素增加色度。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这些产品的氨基酸态氮(酱油品质指标)含量不达标准;菌落总数最高的超过中国国家标准八十六倍;大肠杆菌最高的超标二十五倍。

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鲁绯指出,依照酿造工艺区分,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酿造酱油是由大豆、麸皮、小麦等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发酵而成;配制酱油则必须在百分之五十的酿造酱油基础上配制。

他表示,酱油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是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含量越高,品质越好。

鲁绯说,无论酿造酱油或配制酱油,每一百毫升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都不得低于零点四克。这些被抽查的假酱油,氨基酸态氮含量都不到中国国家标准的二十八分之一。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高丽华指出,一般来说,可从颜色鉴别合格酱油和不合格酱油:合格的酱油颜色较红、亮、有光泽、透明;不合格的酱油颜色发黑发暗,不透明。

另外,可将酱油倒到瓶子里,摇一下。合格酱油产生的泡沫非常细腻,保持较久;不合格的酱油泡沫较大,很容易散去。

高丽华说,轻轻摇一下,合格酱油“挂碗”现象非常好,有一种发黏的感觉;不合格的酱油“挂碗”现象不好,很容易滑落下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