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伟:对中日关系的展望与期待

12月10日在东京中国民主化与亚洲演讲会上的演讲

薛伟

标签:

【大纪元12月13日讯】每当与日本朋友讨论到中日关系的时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的母亲卢雪茵。家母在上一世纪三十年代以北京大学交换留学生的身份,进入了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英国文学研究院,这个大学也因为我母亲的入学而开放了女禁。因此,我从小就对日本这个邻国特别关注;在参加了中国民主运动之后,更是将促进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曾经会见过日本前首相羽田先生和其他日本政要,就中日友好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作了交谈;我也多次接受过日本媒体的访问,阐述了对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的看法。

我觉得,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仅从日本语言中保存如此之多的当用汉字来看,也足以证明两个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在近代史上,中日之间有过令人难忘的友情。二十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逸仙博士曾经以日本为根据地,举行了多次武装起义,推翻了满清王朝;其间,日本人民热诚地援助过中国革命者。今天,世界已经进入了新的世纪,中日两国人民更加应该团结。我们不但不能让二次大战的历史重演,而且要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舞台上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对亚洲和全球事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应当承认,当前在中日关系上确实存在着一些颇为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中国还是一个非民主政体的国家。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维护一党独裁,在国内侵犯人权,在国际关系上过多地从执政党和统治阶层的利益出发处理国际冲突,不习惯采用民主国家的谈判、讨论方式解决问题,甚至有意制造紧张局势,这就为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的开明领导人胡耀邦曾经主张的中日世代友好的政策也因此得不到领导层的普遍认同。

环顾今日之世界,对比东方与西方,中日两国的政治家应当感到肩上的重任。在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始终是和睦邻邦,在欧洲,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构成了一个共同体,甚至原来分属于两大敌对阵营的国家也进入了一个“北约”,至于美国和英国,则历来亲如兄弟,在国际事务上共同进退。中国和日本不一定要照搬北美和欧洲的模式,但是,这两国亚洲大国没有理由依然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我们可以在经济上互利和政治上求同,在反对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重大事务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目前而言,我认为我们两国共同面对的国际课题包括:第一,坚决谴责朝鲜进行核武器试验,这是对亚洲及世界和平的重大威胁;第二,确认“美国与日本的安全保卫条约”是对亚洲地区和平的重要保证;第三,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认为这样有助于日本发挥更大的与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相当的国际影响,有利于亚洲地区的稳定及全世界的和平。当然,我的上述期待,只有在中国民主运动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一个民主、自由、法治和维护人权的新中国出现的时候才能真正实现。只有同样在民主制度下的中国和日本,才会有真正长期友好合作的可能。鉴于这样的考虑,我希望日本朋友依然像当年支持孙逸仙博士领导的民主革命一样,支持今天活跃于海内外的中国民间民主、人权运动。倘若日本朝野和民间社会能够效法美国,为海内外中国民运组织、团体多方面地提供有效的支持,那么我们就可以使得中国民主化这个新时代早日到来。民主的中国和民主的日本的共同存在——这才完全符合两国人民和政府长远的、根本的利益。

亲爱的支持亚洲和中国民主化的日本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两国的友好、睦邻和民主大业而共同奋斗!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潘永忠:撤党改制 重建中国
布胡会  中国异议人士:失败的访问
薛伟:文化大革命在中国
李靖宇:大陆社会自杀杀人频传 未来希望何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