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

秉竹
font print 人气: 2835
【字号】    
   标签: tags: ,

先哲有言:“赠人以言,重于珠玉;伤人以言,甚于剑戟。”【春秋.孙武】,这句话告诉我们用友善的语言给别人忠告,比珍珠美玉更贵重;用恶毒的言词攻击别人,比刀剑造成的伤害更大。因此谨慎择言是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言语是一个人做人处事的心声。与人交谈时,口齿清晰,说话明确,固然重要;然而诚挚而恳切的话语,容易让人信服,温言婉语的好话,更使人动容。因此,我们绝对不可轻忽语言的力量。

有一句话“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有些人话多,往往聒噪不休,或者言不及义;甚或伶牙俐齿,唇枪舌剑,令人不悦。说话的技巧掌握好,分寸拿捏得宜,可以温暖人的心窝,营造良好的气氛。

有一对新婚不久的年轻人,回老家探望父母,媳妇在厨房煮饭,儿子和母亲在客厅聊到新娘子,儿子说:“太太什么都好,就是腿粗了一点。”正巧媳妇从厨房走了出来,原本满脸笑容的新娘子,听到先生的话,脸色马上沉了下来,婆婆很有智慧,马上表示:“傻孩子,腿粗才站得稳。”媳妇重新笑了出来,儿子也改变了负面的想法,把气氛转回来了。像这样充满智慧的话语,多么令人赞赏!

父母常用言语赞美孩子,鼓励孩子,孩子内在的灵性便能活泼开放,更能施展他的专长,激发他无穷的潜能,在孩子充满自信的神采中,相信他会踏着稳健的步伐,迈向康庄大道;反之,时常批评、谩骂、责备孩子,甚至以胁迫、威吓的方式,掌控孩子的心思言行……,这些都会萎缩孩子的生命力,障蔽孩子的潜能,孩子会变得自卑、畏缩、胆怯,甚至放弃求知的欲望。

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对学生的影响至深且远。教师的每一句好话都能影响学生,甚或改变他的一生,因此教师的每一句好话,都像一把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在我们阅读的名人传记中,常常会看到谁的一句话影响或扭转了他的一生,而教师往往身负此重责大任。另外更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嘉言妙语,发人深省,句句中肯,字字珠玑,都是高超智慧的结晶,更是人性美德的升华,令人百读不厌。

台湾每逢选举时,便谣言四起,黑函满天飞,选举的恶质文化,令人深恶痛绝。我们竭诚地希望所有候选人都不要靠恶质的口水战赚取选票,我们更希望所有的媒体都能善尽媒体人的职业道德,不要在报章杂志上大肆渲染、抹黑、发表歪曲不实的言论,甚至散播恶毒低俗、仇恨偏激的话语,也希望位高权重的县市议员、立委诸公……等民意代表,不要在电视上扯破喉咙,喧嚣、谩骂、攻讦与自己不同意见的党团。
说好话是一种利己利人的善行,可以提升道德修养,促进社会和谐,希望大家一起来响应说好话运动。@*

更多:君子之交淡如水【名句中的人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于人世间确实存在着一些欺软怕硬的人,因此就使世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自以为以刚克刚才是聪明的表现。其实真正的强者都懂得以柔克刚,那才真正是大智慧的表现!《老子》一书在第七十八章中对 "柔弱胜刚强"作了以下阐述:“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尤其当一个人处于弱小劣势的地位时,只能采取以柔克刚的方法才是取胜之道。一个人的纯善之心就是一种至刚的柔和,它足以战胜人世间的任何刚强。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诗之五)
  • 曾经在火车上看过一个年轻人,因为他预先订好的座位,被一位老先生强行坐上了。那位老先生飘然入梦,鼾声大作,年轻人摇不醒他,甚或摇醒了他,他也不理不睬;因此他干脆找来车长,理论一翻。当车长走过来之际,这位老伯倏地睁开了眼,起身离座。
  • 近年来,环保意识逐渐被广大民众接纳与重视,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在大街小巷也已经明朗化了。原因无它,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觉醒,已深植人心,遑论只有弹丸之地的台湾;如果今日不做环保,明日不做环保,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只有被掩埋在垃圾山中了。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我的处事哲学,这句话让我学会如何面对人生的逆境与顺境。
  • 有甲乙两个好朋友结伴同行,经过一个没有人烟的树林,不料,途中遇到一只熊。其中甲友先看见熊,马上爬到树上,藏在树枝里,乙友来不及逃走,只好躺在地上装死。
  •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朝 杜秋娘
    ,其中“莫惜金缕衣”、“惜取少年时”是作者勉励青年朋友们要珍惜青春年少好时光,不要贪图眼前的欢乐享受。
  • 步入中年之后,无意中观察到身边年纪稍长于我而又已退休的亲朋好友,他们有个共同点:怕寂寞又不甘于寂寞。只要见了面,立刻逮住机会聒噪不休,什么话都一股脑儿的倒给对方,管你接不接受,似乎积存了一肚子的话,再不宣泄可能会爆炸!最常上演这样的场景:几个老人围桌而坐,除少数一二人静听之外,其余的全都各说各话,比手画脚,口沫横飞,你谈你的,我讲我的,加上年龄大、听力衰退,因此嗓门儿特别亮,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吵架似的。也因为有了几个静听者,所以越说越来劲儿,没完没了,经常散伙之后才发觉正事根本没办!
  • 有一对新婚不久的年轻人,回老家探望父母,媳妇在厨房煮饭,儿子和母亲在客厅聊到新娘子,儿子说:“太太什么都好,就是腿粗了一点。”正巧媳妇从厨房走了出来,原本满脸笑容的新娘子,听到先生的话,脸色马上沉了下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