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16集

《九评之二》评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起家的?

人气 1

【大纪元2月8日讯】(希望之声《九评空中读书会》节目) 联结收听

《九评之二》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不光彩的起家史》
(五)西安事变——成功用间,二次附体

李唐:听众朋友大家晚安,要为听众朋友进行的是《九评空中读书会》。由我李唐和李乐来为各位进行。

李乐:听众朋友可能会觉得:哎呀,现在这个时候你去讲很久以前的历史,那毕竟已经过去了,可是其实中共目前还是延续过去的方法,造成现在的中国或海峡两岸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重新把历史翻出来,希望大家能够再度认识。

李唐:对历史学家来讲,过去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甚至一百年前发生的事情,对历史学家来讲都还是眼前的事情。

李乐:有些听众会觉得:唉呀,共产党会变好的啦!对这一点我们目前持是保留态度。

李唐:因为中国共产党对于过去所做过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在历史上的交代,所以我们觉得不能轻易的认为它已经改变了。大家可能在讯息的接触上,在管道上有限,所接触到的主要是很亮丽的、经过包装的、粉饰的一些表面形象。

我们在上一集讲了中国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军的第五次剿共,第五次剿共后来引发了所谓两万五千里长征,事实上是两万五千里逃窜。我们当时跟听众朋友讲过,五千里逃窜过程中,其实有很多非常不光彩的事情,比如说毛泽东就抛下了同袍战友,自己跑掉了,像这样一个历史。

两万五千里逃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被经营成一个非常伟大、非常光辉的历史。这主要是因为毛泽东个人的关系,因为在这两万五千里逃窜的过程当中,我们在上一集跟听众朋友讲到了,开了一个遵义会议,在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正式在中共中央掌权了,是毛泽东权力上升的开始。所以两万五千里逃窜的这段历史,也是毛泽东个人在政治上逐渐迈向颠峰的一段历史,他当然要把这段历史美化成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重要的历史。

李乐:我们今天要谈的是《九评之二》的第二节《中国共产党不光彩的起家史》的第五部分《西安事变——成功用间,二次附体》。我们来看一看我们所读到的历史,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真相中细微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朗读)

(五)西安事变——成功用间,二次附体

西安事变,指发生于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的兵变。

按照中共的教科书,西安事变是张、杨逼蒋抗日的“兵谏”,邀请中共代表周恩来赴西安商讨事变善后事宜,在全国各界的调停下,事变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成为扭转中国危局的关键。中共把自己描绘成一个顾全大局、爱国抗日的红脸。

越来越多的资料揭示出,西安事变前夕杨虎城、张学良身边已聚集了许多共产党的特务。地下党员刘鼎,经宋庆龄介绍到张学良身边。西安事变发生后,毛泽东表扬说:“西安事变,刘鼎是有功的。”而杨虎城的身边,夫人谢葆真直接就是共产党,在杨的军政治部工作,她是在1928年1月,经中共党组织批准和杨虎城结婚的。后来官至外交部副部长的共产党人王炳南,当时是杨公馆的座上客。正是他们这些杨、张周围的许多中共党员直接策划了这次兵变。

事变之初,中共的领导人很想杀掉蒋介石,以报围剿之仇。当时中共在陕北力量已经很弱小,处于一役就可能被彻底消灭的困境,中共尽其煽、骗之能事,策动张、杨兵变。斯大林出于牵制日本避免其攻打苏联的需要,亲自写信给中共中央,指令不杀蒋介石,要二次国共合作。毛泽东和周恩来也看到,凭当时中共的力量绝对不可能吃掉国民党,杀了蒋介石,共产党更可能被赶来报仇围剿的国民党军队所消灭。中共立刻改变腔调,以联合抗日为名,迫使蒋介石接受二次国共合作。

共产党策动兵变在先,把蒋介石置于屠刀之下,却又转过身来唱红脸,逼着蒋介石答应再次接纳共产党。中共不仅躲过灭顶之灾,而且得以二次附体国民政府,红军变成了八路军,再次发展壮大。中共之狡诈欺骗,不可不称高手。

(朗读结束)

李乐:我们刚读的是西安事变的过程。比较特别的是西安事变当时,杨虎城和张学良的身边已经有很多共产党的特务。

李唐:这边告诉我们,西安事变是共产党很成功的利用了“间”,就是离间这个手法、这个伎俩,让张学良对蒋介石产生高度不满,进而把蒋介石绑架了。“间”就是中国共产党九大基因之一。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像杨虎城的夫人谢葆真其实就是共产党员。当时西安其实是共产党员和其他左派知识份子在在宣传抗日的中心,所以东北军,还有张学良、杨虎城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

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

李乐:那时候张学良是35岁。

李唐:很年轻,所以大家都叫他少帅。

我们之前跟各位听众朋友谈到,第五次的剿共是在1935年,当时中国共产党四处逃窜,有一股逃窜到陕北,后来在延安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西安也是在陕西省,有这样的地理上的接近性。另外第五次剿共虽然很成功,但是中国共产党还有一些残余仍然分布在国内,特别是以延安为中心。

所以到了1936年,国民政府军又开始计划进行第六次的剿共。在1936年的10月,国民政府中央由各地调往西安的高级军政人员有钱大钧、陈诚、陈调元、蒋鼎文、卫立煌、万耀煌、陈继承、蒋方震、张冲、朱绍良、蒋作实、邵元冲等等,很多重要的人物都聚集到西安去了。另外,当时国民革命军动员了精锐部队有二百六十个团,大约有三十万人,还有一百多架从意大利刚买回来的最新式的飞机。

李乐:那共产党这次应该是彻底完蛋了吧。

李唐:我想就是准备瓮中捉鳖。

从1935年第五次剿匪非常成功之际,共产党里开始有一些人放出和谈,比如在1935年的8月1日,中共中央的陈绍禹就发表了所谓的《八一宣言》。

《八一宣言》说:‘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只要任何部队实行对日抗战,不管过去和现在他们与红军有任何的旧仇宿怨,不管他们与红军之间在对内问题上有任何分歧,红军不仅立即对之停止敌对行动,且愿与之亲密携手共同救国。”

所谓的苏区就是中共占领区,它们成立苏维埃政府所以叫苏区,苏维埃是SOVIET的音译,意思是工农兵政府。

李乐:跟周恩来放弃共产党以保命的做法一样。

李唐:但是话还是要说的很漂亮,意思就是:只要你跟我合作,红军过去跟你的恩怨一笔勾消。这时红军那有资格讲这种话!它已经被剿的快要差不多了,无赖到这种地步,明明自己其实已经气数快到了,但是还是要讲大话。

除了陈绍禹的《八一宣言》,像周恩来当时也不断的在其他地方,进行跟国民政府的谋合工作,周恩来当时曾经到香港去,也一直想要跟国民政府谋合。而且还在上海煽动了一些人,煽动一些上海市民、学生成立一些团体,打着反日和反蒋的口号。他们把反日和反蒋结合在一起,去塑造蒋介石不抗日;所以说抗日就要反蒋,把这二个联合在一起。

为了自己的存亡,为了自己的扩张,为了要报蒋介石一箭之仇,他们就大肆宣扬说蒋介石不抗日,抗日就要反蒋,这是当时的一个氛围。但是蒋介石不为所动,蒋介石当时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一定要先安内,一定要把共产党全部都剿灭了,才要好好的去抗日。

所以在1936年国民政府军准备集结进行第六次的剿共,当时蒋介石就是剿共军的总司令,兼任西北剿共总司令,而副总司令就是由张学良担任,当时剿共的总部就设在西安,这时张学良一下子变成举足轻重的人。

但是在1936年十月、十一月准备要进行第六次的剿共时,日军进犯绥远,毛泽东利用这样的一个时机,就向国民政府军提出来要求大家停止内战,要一致对外。但是蒋介石是一个坚定的反共者,他不为所动,还是继续要剿共。

结果在十一月二十三日上海发生了逮捕救国会里面的一些名流,像沈钧儒、章乃器等七个人;这个救国会就是中共在上海策动成立的,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他们说抗日就是要反蒋。当时蒋介石和国民政府在上海逮捕救国会等在上海宣传抗日反蒋言论的人,引起了一些风波。

根据一些文件的指出,事实上在西安事变发生之前,张学良就已经申请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了,但是莫斯科没有准许。我们知道张学良是东北人,是东北军,苏联事实上一直对中国东北怀有企图,关于中东铁路的权益就和张学良有过冲突,所以苏联认为张学良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拒绝张学良加入中共,他才没有加入成功。

再加上我们刚刚讲到,杨虎城的妻子谢葆真本身就是个共产党员,还有其它在张学良和杨虎城周边活动的共产党员,当时西安其实是共产党员活跃的地区。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张学良就受到影响,不断的对蒋介石要求停止剿共,大家一起抗日。但是蒋介石不为所动。

后来在1936年在10月、11月,日本进犯绥远,蒋介石就从西安到绥远,准备对付日本人。结果张学良用计让蒋从绥远回到西安,说他的部下有人有二心,已经无法控制,请蒋介石回来处理。蒋介石放下绥远的战事回到西安,之后,在12月12日清晨六点,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变,控制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大致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李乐︰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张学良和杨虎城身边的共产党员,他们的说法使张学良认为这样的做法才是对的。共产党的存在虽不能说它是癌细胞或毒瘤,但是它的作用也差不多。

李唐︰可能比癌细胞还再凶狠一些。

李乐︰它的存在让人无法专心做一件事,因为它不断在扯你后腿。

李唐︰我们接下来在抗日的历史中也可看到,它也是不断在扯国军后腿。

张学良把蒋介石控制住之后,其实共产党人是想要张学良把蒋介石杀掉,以报一箭之仇,结果莫斯科反对,你知道为什么呢?

李乐︰就国民党来看,如果蒋介石被杀的话,共产党大概也活不了多久。

李唐︰其实这个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本身的考虑,担心把蒋介石杀掉之后,国民党军队会来复仇,到时候所剩微弱的共产党,一定小命不保。

苏联所考量的,是因为当时日本跟德国已经结成军事联盟,苏联在西边要跟德国作战,他们怕东边还要跟日军作战,所以希望把日军牵制在中国战场上。蒋介石若死,对苏联未必有利。因为国民党在南京政府内有亲日派,蒋介石被张学良绑架之后,已经有亲日派在跟日本谋和了;苏联担心如果蒋介石真的死了的话,南京政府内的亲日派跟日本谋和,日军就可调动前往西伯利亚,所以他们就下令不准杀掉蒋介石。

李乐︰老谋深算。

李唐︰中共的起家其实是第三国际一手豢养长大的嘛,爸爸讲的儿子只好听了,所以就不杀蒋介石。

还有件事很有意思,就是苏联其实不太喜欢张学良,所以当时他要申请入党不让他入党。发生西安事变后,莫斯科塔斯社还发表社论谴责张学良是汉奸,就是他们看得出来蒋介石是真正抗日的,怕蒋介石被杀了之后,日军就会到西伯利亚去,所以他们就谴责张学良是汉奸。

本来中国共产党中包括周恩来这些人,当时是跟张学良眉来眼去,对张学良示好;结果当老爸一定调之后,他们只好跟从老爸,把张学良晾在一边了,不理他了。

李乐︰其实他心里应该很不是滋味吧!

李唐︰张学良心里很不是滋味,他那时才发现原来之前被他们给骗了。

李乐︰只是一枚棋子!

李唐︰后来他答应蒋宋美龄释放蒋介石之后,还亲自把蒋介石送回南京,跟蒋介石回到南京,事实上就是他知道他已经被骗了。

李乐︰之后他还自愿接受审判,也自愿被软禁五十五年。

李唐︰但是这些都无法挽回当时所造成的后果。因为在这样情况下,国军只好停止剿共,跟共产党展开第二次的合作;后来进入抗日之后,中国共产党就利用抗日的过程不断的壮大自己,最后终于窃据中国大陆,历史就无法挽回了。

李乐︰真是令人非常的遗憾!

李唐︰所以我们看到,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把张学良界定为民族英雄?我想这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岌岌可危之际,张学良在它们煽动之下绑架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使它们得以松一口气,保住小命,最后能夺得政权,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这样就把张学良界定为民族英雄。

我想张学良后来也看清楚整个局势是怎么样,所以终其一生,不管中国共产党如何对他大献殷勤,他就是没再回中国一步。

李乐︰我想真的跟共党交过手的,就像他,还有蒋宋美龄,都是终其一生不愿再回到中国。

李唐︰他们是非常清楚。我想包括张学良可能对这段历史,应该有很深的罪疚之感。

李乐︰对,一步错,步步错!

李唐︰今天我们的时间也差不多了,观众朋友们,《九评空中读书会》下集再见。

(据希望之声广播电台《九评空中读书会》节目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6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7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8集
九评空中读书会 第10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