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抄袭成风 惩处仍窒碍难行

人气 2

【大纪元4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简安琪编译) 在中国,经常有教授抄袭他人学术著作,尽管现今网络的普遍,已使其无所遁形,但智慧财产权法的松散管理,和当局相安无事的文化,惩处侵权者仍窒碍难行。

波士顿环球报9日报导,近来中国网站和网络聊天室,致力追踪揭发学术界的抄袭行径,更使得这些剽窃者易于指认。但多数大学并无反对抄袭的规定,即使有也鲜少执行,导致此风盛行。官方英文版《中国日报》最近调查160位学者,发现有60%承认抄袭他人作品。

上个月,身兼共产党顾问的湖北省武汉大学周叶中教授(音译:Zhou Ye Zhong),被控抄袭前北京大学教授王天成(音译:Wang Tiancheng)部分著作。由于周的作品摘要,在网路广泛发表,其抄袭行为因此被揭露,不过他并未受惩戒。

北京大学法学教授公任仁(音译:Gong Renren)说,大学行政单位应为中国学术界的抄袭风负些许责任。因他们通常无视于教授的论文品质,一律皆以发表数量来定其薪资。此举造成中国教授“发表论文,否则去职”的压力,比西方教授还高。

据报导,广东省汕头大学胡新隆(音译:Hu Xingrong)教授抄袭一名复旦大学媒体研究博士生的作品,于去年12月被揭发后,胡已遭学校开除。院长陈苑樱(音译:Chan Yuen-Ying)说,做此决定“毫无困难”,因她要学校严守国际学术研究标准。

然而,陈开除胡的决定,在国内互联网聊天室也引起不少关于抄袭风的辩论,多数普遍认为,陈院长显示出西方社会影响下的香港价值观。

同样在汕头大学任教的美国新闻工作者彼得-赫里福德(Peter Hereford),也支持陈院长的决定。他指出,在中国抄袭风已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大学行政单位依然不愿采取类似的惩处行动。

“事实上,中国学生认为抄袭无啥大碍,因每个人都这样做。他们在校第一年就学会抄袭,之后,也受到些许教授的鼓励,此风更是见长。”彼得如是指出。

19岁的清华大学工程系新鲜人金汉贵(音译:Jin Han Que)说:“即使知道抄袭是错误的,这种行为对学生而言,一点也不稀奇。”

波士顿环球报引据中国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者史帝分-格林(Stephen Green)说法表示,中国侵犯智慧财产权80%的案例,多是中国公司侵犯其他中国公司的专利和智慧财产权,而非剽窃美国公司的发明。

北京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工程学院的崔福斋教授(音译:Cui Fu-Zhai)说:“学校基于保护校誉为由,在处罚侵权者方面,依旧难以施行。”崔福斋和其研究中心,近日开发一种人造骨移植材料,并在美国注册专利。

崔说,除非中共严加执行智慧财产权,否则他担心这项发明所投入的心血和金钱,将变得毫无意义。他补充说:“或许其他公司会将我们的想法、公式据为已有,并利用它。”

为制止这些教授和学生侵犯智慧财产权,清华和北京大学等首要学府,目前正实行一连串的新规范。任何职员若有抄袭的行为,一旦抓到将会被开除。

不可讳言,革除这股抄袭风,仍十分艰辛。崔说:“此乃根深柢固的旧习和利益问题。要如同西方社会的作法,立即开除剽窃者,在中国仍是一条漫长的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署医违法雇密医  卫生署惩处出炉
新闻局:近期开会决定TVBS如何惩处
伍佰拒绝孤独 编曲疑抄袭梦碎大道
扁颁奖国家讲座与教育部学术奖得奖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