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刘忆如:追求金融效率 公平竞争环境是关键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5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惠君台北二十七日电)立法委员刘忆如表示,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因素,规模大小只是其中一项;公平竞争的环境是重要关键,国际上有许多研究显示,当欠缺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时,追求效率无异缘木求鱼。

时报文教基金会今天举办“台湾金融的健全化、效率化、全球化”研讨会,刘忆如发表“建立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论文,作以上表示。

刘忆如举第一次金改为例,为降低逾放比,当初推动以民间的资产管理公司买下不良债权,不过,由韩国和泰国的例子来看,由外资的资产管理公司来买,可能会趁机压低价格,因此,开放外国资产管理公司跟国内合作,市场有竞争机制就不会有独占问题,2002年资产管理公司买了很多不良债权,2003年成绩也不错。

刘忆如指出,处理不良债权,RTC 只花费了新台币2500亿元,表面看起来很成功,但问题是,有很多国外的资产管理公司资本额只有 100万元或几百万元,央行没有看到外资资金进来,因为外资资产管理公司是向台湾的银行借钱,第一次金改表面上成效不错,但里面有太多问题。

关于第二次金改,刘忆如直指,二次金改从头开始就是错误的,在学理上,金融机构规模的大小和竞争力没有关系。

她说,许多人误以为银行愈大、竞争力愈强的一个理由,是因为银行业是规模经济,可是规模经济对以前传统银行来说是真实的,现在却不适用,因为影响银行竞争力的因素,规模大小只是其中之一。

刘忆如指出,国际有很多研究,如国际货币基金会(IMF)和世界银行指出,金融竞争的公平环境是一个重要关键,当欠缺公平竞争的环境时,追求效率无异缘木求鱼。

她说,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才能谈规模经济,保障效率。研究显示,公平竞争性质的高低与银行家数的多寡、市占率的高低未必有关,关键在于是否有开放竞争的空间。

她举例,欧洲许多国家虽然银行家数少,但公平竞争的程度仍很高;加拿大虽然前五大银行市占率高达80%,却未显示这几家银行有垄断行为,这是因为只要有开放竞争的空间,则“可能会有新竞争对手”的潜在压力,可以达到竞争的效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