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嘉大农耕碳汇研究成果 获国际学术期刊肯定

农耕碳汇技术研究团队庄恺玮教授(右1)于咖啡园有机碳库的现地土壤剖面调查。(嘉义大学提供)
人气: 3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4年06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嘉义大学农艺学系、园艺学系、科技管理学系、农场管理进修学士学位学程及农业推广中心等多位教授组成农耕碳汇技术研究团队,自 111(2022)年起连续三年获得农业部农粮署多项农地土壤增汇技术研发补助计划。

农耕碳汇技术团队成员侯金日主任(左1)、庄恺玮教授及曾育茜副教授(右1)。(嘉义大学提供)

目前已在杂粮(甘薯、落花生、胡麻)的有机栽培、农地最少耕犁管理、水稻节水减排措施及农作生产碳足迹盘查(产品类别规范PCR)等各项农业净零目标陆续达成丰硕的研发成果,并将初期研发成果汇整发表,未来可提供国家清册报告引用的台湾本土碳排系数与碳汇模式参数。

田区土壤采样的GPS定位。(嘉义大学提供)

农业部农粮署111(2022)年底起逐年投入数千万元研发经费补助各大专院校发展农耕碳汇技术,以达成2040台湾农业净零目标,创新研发可减碳排并增加土壤碳汇(黄碳)的农耕技术及管理措施。嘉大位于台湾农业重镇的云嘉南地区,多年来培育无数农业专才投入农作产销履历、有机农业(友善环境耕作)和智慧农业(数位转型)等重要农业永续发展的前瞻工作,基于既有农业研究、创新发展和在地推广成果,嘉大教师团队更是义不容辞。

碳汇计划学员进行土壤剖面调查训练。(嘉义大学提供)

研究团队主持人之ㄧ嘉大农场管理进修学士学位学程主任侯金日表示,该农耕碳汇技术团队与中兴大学农艺学系庄恺玮教授合作,以使用农地类型关系的综合模型中的土壤容重和有机碳间的关系来预测特定地点碳储量,目的需要考虑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定地点建模来评估不同方法的有效性土壤有机碳(OC)固存的农业实务,建立不同农地的综合模型适合容重(Bd)和土壤有机碳之间关系的类型用于评估土壤固碳。

搜集固定体积取样环的土壤样本。(嘉义大学提供)

该项研究以台湾西南地区六个农地类型所种植的农作物种莴苣、桔梗、凤梨、杂粮、茶叶及咖啡作为研究作物,经由导入土壤总体密度和有机碳关联性的耕地总合模式,未来将可调整适用于对不同作物类别产区,进行土壤碳库场域专一性的推估。

量测土壤总体密度的采样过程。(嘉义大学提供)

目前团队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发表可适用于评估台湾不同作物农地土壤碳库的计算式(https://doi.org/10.1007/s11368-024-03829-3),将可作为农业部未来推动净零碳封存,以及如何降低碳足迹作有利的判断依据。

农地碳汇调查的田间土壤采样流程。(嘉义大学提供)
茶叶产制流程的碳排盘查项目。(嘉义大学提供)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