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虑改变加工贸易税收政策 港商恐慌

人气 2
标签: ,

【大纪元5月7日报导】(中央社台北七日电)香港“文汇报”报导,中国有关部门可能改变加工贸易税收政策,将深加工结转视同内销征税、取消中国货复进口料件的加工贸易保税政策等。对此,多家香港企业指出,此举一旦成真,加工贸易企业将无法在中国生存。

报导引述来自北京的消息指出,中国政府有意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相关部门已经提出建议:“取消国货复进口料件的加工贸易保税政策,扩大出口加工区内外政策落差,取消区外的相关优惠政策,深加工结转视同内销征税,提高区外加工贸易准入门槛等”。

报导说,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会长佘继标听到这个消息后,“猛地从沙发中站了起来说:如果这样,内地的香港中小企业唯一的出路就是关门。”

佘继标指出,在中国投资的出口型加工贸易能享受许多税收优惠,企业才能逐步壮大。但目前各种生产成本渐渐增加,利润空间一降再降,如果再把这些优惠政策取消,传统的加工贸易企业“将遭灭顶之灾”。

广东一个海关官员透露,企业开展深加工结转是否应该在每个环节征税进口这个问题,在中国一直争议不休。一种意见认为,如果在深加工结转过程中不提前征税,就难以杜绝漏税。另一种意见则是,为了鼓励出口、发展经济,不应只盯住少量偷漏税收,而应着眼整体产业的发展以及蛋糕的做大。

据指出,企业开展深加工结转在每个环节征税进口,对企业影响很大。例如甲企业生产手提电脑,乙企业生产电脑外壳,按照以前的优惠政策,乙生产的外壳无须运到香港,可直接送到甲厂,每隔一段时间到海关办理手续就可以,甲也无须缴税,只付货款就行。

但是,按照新建议,乙生产的外壳必须出钱和人工运到香港后,才能再次入口交给甲厂,甲则不但要付货款,还要缴百分之二十的税,到电脑出口时再退税。

一名官员指出:“百分之二十的流动资金搁在那里,任何企业都受不了。上游产业资金周转不来,下游产业也就无法生存。”

至于“取消国货复进口料件加工贸易保税政策”,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港方成员强调,国货复进口在广东省加工贸易中占相当的比重,一直都是加工贸易保税业务中企业普遍采用的运作方式,特别是电子、IT产业,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这些优惠政策一旦被取消,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将普遍受到冲击,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配套链也可能因此被打断。

一名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广东从事玩具制造已有七年,生产需采购的铁片、油漆、小电机等零件生产厂,都聚集在他的企业附近,采购起来十分方便,也降低了采购成本,但是,“若将国货复进口取消,之前的不少合作厂商可能要因此中断服务,整条产业链将玩完!”

报导指出,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广东官员和港商断言,如果上述建议得以实施,“将对广东加工贸易带来巨大冲击”,“产业配套链将被中断。”

几乎所有的香港企业主都表示,此举一旦实施,“加工贸易企业将无法在内地生存下去。”

相关新闻
超级大户 101大楼年缴2亿房屋税
新泽西民众希望进一步削减开支
月租30万办公室一人使用 蓝委质疑预算浮滥
台湾聚酯加工丝业者不满南韩课征反倾销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