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命力 】全美戏院——李安电影梦开始的地方

文/孙帼英 照片提供/全美戏院
font print 人气: 222
【字号】    
   标签: tags:

曾经带给台南人许多美好回忆的全美戏院,因时代变迁而风华不再,最近因导演李安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而再度引人注目。原来全美戏院是孕育李安电影梦的发源地!

在70年代,李安背着书包在全美戏院看着无数美国八大影片公司制作的好莱坞经典电影,奠下日后启迪灵感、扬名世界的基础。相信生于50、60年代的台南人对全美戏院多怀有一份深刻的感情和美好的回忆。

一台陪伴全美55年的放映机

孕育李安电影梦的发源地

在家庭影音设备日新月异、传播迅速与盗版猖獗的冲击下,大半的传统戏院都关闭了。走过半个世纪的全美老戏院,只因一份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服务台南乡亲的热忱,依然默默坚持守这个事业,并期待开创新的价值。

曾经带给台南人许多美好回忆的全美戏院,因时代变迁而风华不再,最近因导演李安扬名国际再度引人注目。原来全美戏院是孕育李安电影梦的发源地!

美国知名媒体专题报导“从台南到美国的李安传奇”,其中特别介绍台南全美戏院的屋檐下出现了一位国际大导演李安。据李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美是他学生时代最常造访的地方。当年,就读台南一中的李安,经常背着书包到专播二轮片的“全美戏院”看电影,尤其特别钟爱美国八大电影公司的电影,并在此孕育他的电影梦。

全美戏院的瓦楞屋顶下出现了一位国际大导演李安。

回顾当年电影最风光的时代,全美戏院老板吴义垣颇为得意的表示,当时美商如联美、环球、华纳、米高梅等八大公司的片子,全美戏院都有独家放映的光荣历史。尤其“007”系列电影、经典大戏如“乱世佳人”、“罗马假期”、“钟楼怪人”、“两小无猜”等,观众百看不厌,场场爆满,带给台南影迷许多美好的时光。

007系列电影霹雳弹海报

乱世佳人海报

爱的世界海报

票价减半二部同映 嘉恵学子

全美戏院最为当年青年学生所怀念的是,1971年降为二轮戏院票价减半之后,更进一步嘉惠观众施行“二部同映”的行销策略,一律6元。在资讯、娱乐尚缺乏的年代,对于正值梦幻年龄爱看电影的穷学生而言,不啻是一大福音。李安也就是当年爱躲在戏院里孵梦的常客。

“二部同映”并非绝对的诱人,搭配得宜才能招来观众。吴义垣指出,不能把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片子摆在一起。有人喜欢文艺片,有人喜欢动作片,有人喜欢恐怖片,有人喜欢趣味片,如果一片喜欢,另一片不喜欢,观众不觉得占到便宜,要两片都喜欢才会觉得值回票价。吴义垣站在观众立场的排片原则,不但使得全美戏院挺过层层打击,屹立迄今,甚至闻名全省戏院界。

吴义垣为台南市人,生于民国18年。他表示,非常珍惜能够完成台南高商的学业,对老师的教导铭记在心,一生“勤俭”,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从经营电影院开始,每部片子他必先亲自看过,并做选择,久而久之对电影艺术有了深入的了解,产生热爱,同时也体认到电影对社会大众的教化责任。

吴义垣伉俪(右一)与李安(后)的父母合影

承先启后培养下一个李安

吴义垣的次子吴俊诚表示,6年前曾举办的张作骥影展,激发了他们的热情,重新思考戏院的定位,并且实际从各方面去努力创新。其中包括举办南方影展、国片影展(发掘出“无米乐”、“南方纪事”),发行印有手绘电影看板的具明信片戏票。

2001年李安访全美戏院时留下的手印

因“卧虎藏龙”成名的李安没有忘本,曾经2度带着家人回到老戏院重温旧梦。他除了参与“卧虎藏龙”签名会以及“绿巨人浩克”座谈会,还跟台南一中学弟及台南乡亲,分享拍电影心得。

卧虎藏龙海报

李安屡次获奖,台南乡亲深感与有荣焉。今年的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为了让更多的乡亲分享李安获奖的荣耀,全美戏院特地安排了一场“露天颁奖典礼”,同步收看颁奖实况分享李安获奖的喜悦。

全美戏院举办同步观赏奥斯卡颁奖典礼活动,为李安加油,引来媒体采访.

全美戏院举办同步观赏奥斯卡颁奖典礼活动为李安加油

最近,全美戏院更结合政府部门、学术单位、文化工作者与媒体,集思广益酝酿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据吴俊诚的初步构想,全美戏院将成立“府城电影资料馆”,提供给有志从事本土影像制作的青年学子一个发表、行销的场所,引发民众对生活记录影片的兴趣。他希望,藉由经常举办舞台剧表演、音乐发表会和电影讨论会,提供民众玩艺术的空间与资源,让美学真正落实在市民的生活中,提升府城人的文化艺术气质,培养下一个李安。

*****

走过光荣的戏院历史

台南市最繁华的地区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中西区,全美戏院就在赤崁楼附近的永福路上,由当时的台南富豪欧云明建于1950年,原名为第一全成戏院。与延平戏院、南都戏院、民族戏院为台南市较大的戏院。另外在中正路上有大全成、小全成两家戏院,同为欧氏所有。

1969年初,第一全成戏院转卖给欧云明的妹婿吴义垣,整修后改名为全美戏院,为首轮电影院。民国1984年小全成戏院亦为吴义垣所购,改名为今日戏院。大全成戏院由于经营不善,1971年租给千大百货获利颇多,后来发生火灾,改建为现在的精品街。今日戏院亦改装一楼为精品街,二楼为戏院。

吴义垣表示,电影事业一向起伏如波浪状,几年好几年坏。从景气好的70、80年代历经录影带、MTV、第四台、电脑网路、VCD、DVD一波波的冲击,曾一次次的重挫,尤其近5年来,盗版的猖獗,非法上片之快,使得电影事业更跌到了谷底。一路下来,不但关闭了大半的电影院,即使各戏院纷纷改型分成很多小厅,仍然难以为继。

吴义垣说,全美戏院在不赚钱的情况下能挺到现在,完全是出于一份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一份服务的热忱,一份对乡里的回馈以及对未来抱持着一份希望。

*****

回味看电影的美好时光

对电影院最早的印象是民国50年,6、7岁时在乡下看电影。不管是西洋片或是国语片,银幕旁的扩音器会慢个几秒钟传出台语翻译,虽然翻译的声音总是音调平平的男声,不过只要眼睛牢牢盯着银幕,并无碍于融入剧中,反正心里知道他的意思就够了。

电影放映前按照惯例要先唱国歌,一方面觉得歌词配上影片很好看,一方面很兴奋电影就要开演了,所以唱国歌时我总是立正、站好、大声唱。唱完后等出现“请坐下”的字幕才乖乖坐下,否则会觉得不尊重国家,当时很有爱国思想。

假日全家去看电影是最棒的天伦乐,一般不仅是看场电影,还有许多附带的享受。譬如,带零食进场,边吃边看。看完电影出来通常不是马上打道回府,父母会带着孩子们到附近尝尝小吃或买些东西,然后轻轻松松的逛回家。

一路上,小孩们不停发表感想、讨论剧情。回到家,仍然带着浓浓的情绪沉醉在感人的情节里,仿佛多说一遍就多看一遍电影似的,整个剧情牢牢的记在脑海里。就寝时,恨不得明天赶快到来,好一大早到学校找好朋友分享。于是第二天在同学的包围中,钜细靡遗的讲述电影故事成了一件既得意又快乐的事。

小时候最爱看电影院玻璃橱窗里的剧照了,即使没有钱进去看电影,仔细欣赏剧照,多少也可以揣摩一些剧情来。不用花钱就能赚到快乐,真好!所以只要经过电影院门口,必定停下脚步流连一番。如果是看完电影走出戏院门口,也喜欢再看看海报、剧照做一番印证和解读。

十字路口高高挂起的手绘油画巨型电影看板,常常吸引路人的目光。等红绿灯时,我会暂时神游其中,然后带着不自觉的愉悦继续下一段行程。

从小睡觉爱做梦,觉得做梦像看电影;长大爱看电影,觉得看一部电影等于过一生;而今年过半百,觉得人生真是一场戏、一场梦!@*(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