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市定古迹圆山别庄 邀民众体验老时代的故事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美瑜台北二十五日电)圆山别庄是大稻埕茶商陈朝骏兴建于一九一三年,一九九八年台北市文化局指定为古迹,整修后委由律师陈国慈以“台北故事馆”之名经营管理,每季举办怀旧主题特展、古迹导览、表演艺术活动等,邀民众感受老时代的风华岁月。

位于台北市剑潭南岸的台北故事馆,原名圆山别庄,一九一四年落成后,陈朝骏用来招待当时的台湾士绅、政要及茶商聚会场所。

文化局指出,屋主当时结交中国的革命志士,孙中山先生与胡汉民先生民初来台时,都曾造访这座洋楼。一九五O年光复后归立法院长黄国书所有,直到一九七九年台北市政府征购,一九八七年由北美馆管理,一九九O年成立“美术家联谊中心”,对外开放。

文化局表示,这座优美的洋楼,设计风格融合欧洲英国都铎式屋架与十九世纪末的新古典主义,一楼是红砖结构,二楼为木结构,梁柱裸露在墙外,并刻意作成树枝状,据悉是因为陈朝骏当时生意远及于南洋,例如新加坡与印尼,将当地殖民风格复制于别庄,让别庄外观充满童话与想像。

入口处的半圆形门廊,洋楼中央凸出尖塔,屋顶急斜。另外,背面的楼梯也有如一座小塔,屋顶有弧形屋檐,墙身有变体的新艺术拱形窗,这些都是台湾当时罕见的设计。

由于木造建筑多有腐坏,文化局于二OOO年起整修,二OO三年律师陈国慈赞助新台币三千万元,并成立一家商号经营“台北故事馆”,其旁并加建一座平房,现由亚都丽致大饭店欧式料理餐厅进驻,为古迹活化再添一例。

台北故事馆行政部主任侯幸佑指出,整修后的台北故事馆,外观颜色仿原建筑,只是颜色更鲜艳,常吸引新人前来拍婚纱照,二楼的洋台更是拍照的最佳场景。

室内一楼大厅有座壁炉,凸花磁砖贴成的秀丽造型,再加上磨石子工法,虽然地震过后出现些许裂痕,却是建物内最具古味的设施。此外,壁炉的烟囱还有雕花装饰,展现贵气。至于天花板则有压花装饰,呈现新艺术风格。

室内每个厅室都有独立的木门,也是建筑的特色。木门与通往二楼的木梯都是桧木材质,侯幸佑说,老一辈的观光客还特地前来回味“桧木”的香味,就像搭乘时光机回到过去。

步上二楼,一座铁梯通往阁楼,可以眺望台北城,不过,梯陡,为了安全起见,馆方不开放给民众参观。

目前台北故事馆一楼客厅及二楼客房现为展示室,依不同主题规划特展,例如,今年暑假“我的武侠特展”,展出老少咸宜的武侠电影、电视剧及武侠故事中不可少的兵器。

一楼的接待室则化身为台湾年轻设计师的创作发表展示区,展出本土设计师的陶艺、银饰、织品等作品。

曾任台积电资深副总经理暨首任法务长的陈国慈,对台北故事馆的经营,如同台积电强调的“服务导向、最佳整体效益的提供者”一样。

侯幸佑说,陈国慈几乎每天都会到台北市故事馆转转,故事馆就像她的家,她要求每一天的陈列都须一致,在游客心中传递美好的回忆。

她说,台北故事馆的空间不大,为了维持参观品质,馆内容纳人数以五十人为限,假日游客多时,有时还得管制人数,最高纪录是一个月达一万人次。

台北故事馆四年一约的“委外经营”方式,将于明年四月到期,侯幸佑表示,台北故事馆的经营队也在评估,下一个阶段是否续约,或邀更多人投入古迹保存的行列,不过,让造访故事馆的老人重拾记忆,让新生代创造美好记忆,则是古迹再生活化的共同目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