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十年后人口老化严重两性失衡加剧

【大纪元6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幸嫚香港二十六日电)香港政府即将发表的最新人口政策报告指出,人口老化是香港未来三十年面对的一大难题,六十五岁或以上老人的比例,预计占总人口的两成六。而且两性失衡情况也将加剧,十年后每十名女性,只有七点五名男性。

政府统计处长冯兴宏接受明报专访时表示,从人口发展角度看,现时香港是“盛年”,二战后的婴儿潮(五零及六零年代出生潮)现在还未算老,长者的比例低,即抚养比率低,“但过了二零一六年,人口开始老化,六十五岁以上人士会快速增加”。

冯兴宏指出,按统计处于二零零三年的推算,现时六十五岁以上长者比例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预计到二零二八年时,老人比例将增至百分之二十四。

冯兴宏表示,令他感到忧虑的是,香港出生率已跌至历来最低水平,从统计学看,若要人口自然替补,每名妇女应生育二点零五名孩子,但现时每名适龄妇女生育率是零点九六六个,即生不到一个小孩,推算未来三十年仍相若。

报导引述协助港府研究人口政策的港大统计及精算学系高级讲师叶兆辉指出,低生育率及寿命延长是香港人口老化的主要原因,现时最核心的是“思维”问题,香港人不结婚及迟结婚,即使结婚了,又因夫妻两人工作时间长,无暇照顾家庭而不生或少生孩子,使问题恶化。

叶兆辉表示,新加坡及北欧国家也有鼓励生育措施,成功阻止出生率下跌的趋势。他举例,实际的措施可以是税务优惠、改善托儿服务、五天工作制等。

人力资源学会更建议香港取消退休年龄,善用长者的知识及经验,因香港走向知识型经济,将来需要更多具策略性的眼光、拥有国际视野等的人才,长者将有能力继续工作。

此外,香港“星岛日报”引述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辖下的“人口政策支援小组”将于本周四发表的报告,本地男女失衡情况将会加剧,由去年每千名女性对九百七十九名男性,到二零三三年,男性比例将急降至七百四十九名。同时,港人首次结婚的年龄中位数也不断推迟,八零年男女分别为二十七及二十四岁,至去年分别推迟四年至三十一岁及二十八岁。

港大家庭研究院副总监朱杨珀瑜表示,近年家庭及婚姻观念将愈来愈薄弱,家庭不一定是一男一女的婚配,可能是两男两女或同性住在一起,其实都算一个家庭,社会要适应更多元的家庭观念。

她表示,这些现象虽然不会对社会造成太大冲击,但两性失衡情况导致生育率持续偏低,直接影响社会整体生产力,更令人口老化问题恶化。

相关新闻
港职员忧推五天工作周被扣福利
港警加强情报助打击外围波
林志玲优雅风 琦琦来搞鬼
台北电影节首映选秀 评审齐聚 选百万奖金得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