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00例亲子鉴定两成非亲生

人气 2

【大纪元7月6日讯】以往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片断:丈夫怀疑妻子不忠,带着未成年的孩子悄悄去做亲子鉴定,现在开始在人们身边频繁上演。中科院北京基因组司法物证鉴定中心去年3000宗亲子鉴定中,有680宗证实孩子非亲生,排除比率达到22.6%,较以往上升了7.6%。

据北京晨报消息,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亲子鉴定的数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在浙江和广东等地,做亲子鉴定的人数正以每年 40%至50%的速度激增,而鉴定出孩子非亲生的比率相当高,仅广州的排除率现在达到了30%。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司法物证鉴定中心主任邓亚军表示,目前做亲子鉴定的以白领高收入人士为主,若向农村开放鉴定,预计农村的比率会更高。根据粗略统计, 她们做过的农村父子的亲子鉴定案例中,排除率接近50%。

2006年6月30日,在中科院北京基因组司法物证鉴定中心,市民赵先生拿到一纸亲子鉴定报告后开始失声痛哭。 原来鉴定结果证明,养了8年的儿子不是他自己亲生的。邓亚军说,这种被鉴定结果“击倒”的事件在该中心并不罕见。

“怀疑还是引起丈夫想做亲子鉴定的第一诱因”,邓亚军说,在接手的亲子鉴定案例中,父亲带孩子做鉴定者超过了75%,其中很多都是背着妻子来做的。有些虽然得到了妻子的同意,但是“那些妻子从不露面”。

她还说,在这些丈夫中,有确切证据证明妻子曾经有过婚外性行为的占很少的比例,大部分丈夫都持怀疑态度。在由妻子倡导做的亲子鉴定中,大部分妻子只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给孩子正名。也有母亲带着孩子和丈夫的毛发来做鉴定的,且有上升趋势。

对于这一社会现象,北京市社科院的有关专家指出,亲子鉴定本身是因怀疑和不被信任而引起的,对女方来说,就算结果证实了孩子和父亲有血缘关系,心灵上也会永远留下不被信任的伤痛。一个人的忠贞,绝不是一次亲子鉴定所能承载的,其根本的解决之道,只能依赖于社会、舆论和道德防线的约束。

在实际生活中,亲子鉴定结果可以证明孩子与丈夫无血缘关系,从而认定妻子的不忠,但是亲子鉴定却无法鉴定出丈夫的不忠。  

也有专家担心亲子鉴定会触发家庭问题,成为婚姻杀手。
  
亲子鉴定也称亲权鉴定,是指用医学及人类学等学科理论和技术判断有争议的父母与子女是否存在亲生血 缘关系,因常与财产继承权、子女抚养责任有关,故有此称谓。亲子鉴定的遗传理论基础是1900年被重新发现的孟德原定律。根据该理论,DNA(脱氧核糖核 酸)是人体细胞的原子物质,每个原子有46个染色体。因男性精子细胞和女性卵子细胞由于减数分裂各有23条染色体,称为单倍体,它们只带有亲代一半的遗传 因子。当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时候,每个人便从生父和生母处各继承一半的分子物质。通过测试子女与父母的DNA模式是否吻合来确认亲子关系。利用DNA进行亲 子鉴定,非亲子关系的排除率为100%,亲子关系的确认率为99.9%。@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家同:不能让穷孩子落入永远的贫困
【青春会客室】希望有个温暖的家
趣味测验:家庭情感重心
加州男子与妻争吵 击毙四名子女后自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