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年前九一三事件的来龙去脉

font print 人气: 20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1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李肃2006年9月10日华盛顿报导) 三十五年前,1971年9月13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中国当时的副统帅林彪从北京出走,在蒙古机毁人亡。请听美国之音记者李肃回顾“九一三事件”的报导。

*毛林分歧浮现 林彪盛极而衰*

1969年4月1号,毛泽东宣布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林彪为代表的毛派军方势力急剧增强。中共九大空前绝后地以党章的形式确认了毛泽东的接班人,就是当时的中共副主席林彪。

不过,毛派内部并不是亲密无间。中共九大之前,双方矛盾开始出现恶化的迹象。毛泽东不满意陈伯达起草的“九大”政治报告,认为陈的草稿没有突出文化大革命的作用,讲经济太多,政治份量不够。而由张春桥和姚文元执笔的政治报告草稿主张“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毛泽东比较满意,决定使用。但是林彪对这份报告毫无兴趣。

*节制林彪 不设主席*

中共九大结束以后。据毛泽东的保健医生李志绥回忆,毛在“九大”后不久就已经表现出对林彪势力扩大的不满。1970年3月,毛泽东为了防止林彪担任国家主席,提出不设国家主席,但是又没有明说他的真实意图。因此当中共政治局讨论这个问题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多数成员都赞同设国家主席,并且由毛泽东担任。

毛泽东尽管心里很恼火,但是有苦说不出,只能表示“大家同意我同意”。

*张春桥挨轰 毛泽东心痛*

1970年8月23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陈伯达和林彪麾下的军委办事组成员吴法宪、李作鹏和邱会作,以及毛泽东的亲信汪东兴,还有其他与会者一起对文革派的张春桥发起围攻。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惟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使地球停转之势”。毛泽东没想到文革这么不得人心。毛后来说:“他们名为反张春桥,实际上反我。”

《当代中国研究》杂志主编程晓农说:

程晓农:九届二中全会原来是准备对张春桥做某种程度的批评。为此林彪是请示过毛泽东的。毛泽东也同意他就这个问题发言。那么毛泽东出尔反尔的原因是,他没有料到整个党内高层对张春桥,就是文革派,实际上就是江青、张春桥这一伙,拿张春桥做靶子了,对这一伙人的不满到了这么强的程度。那么事实上他也很清楚,这个不满如果进一步的展开,那就实际上是针对毛泽东去了。

*毛主席压制党中央*

毛泽东亲自出马,不惜一切地用自己的权威压制整个中共中央。他怒气冲冲地说:“设国家主席的问题不要再提了,谁坚持设,谁就去当,反正我不当。”他还冲着林彪说:“我劝你也不要当国家主席!”

毛泽东并没有公开对林彪提出批评。他拿自己原来的秘书陈伯达开刀,大加讨伐,并且强令所有“讲错话”的人检查。

随后,毛泽东硬是要把这场风波变成一场路线斗争。尽管他假意向林彪表示“两年以后我就不干了,把班交给你,由你主持工作。”但是他继续扩大庐山会议上的风波,组织“批陈整风”,矛头直指林彪。

与此同时,毛泽东加紧组织上和军事上的调整,准备打倒林彪。

*谁逼谁?*

记者问文革问题专家高文谦:“毛林之争,是毛要干掉林呢?还是林要干掉毛?”

高文谦:“林彪是被逼上梁山的,他有他迫不得已的地方。所以我的基本看法,在毛林(关系)后一段,实际上是毛在逼林,而不是林在逼毛。”

*林彪授意林立果*

林彪面对毛泽东一副要把他制服的架势,索性消极对抗。与此同时,林彪的儿子林立果在空军成立了秘密组织–“联合舰队”。林彪授意林立果‘先搞个计划’,提醒他要“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我们不能束手待毙。”

于是,林立果和“联合舰队”骨干1971年3月在上海制定了以“武装起义”谐音为题的《571工程纪要》,指责毛泽东“是一个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君”。

*统帅剑指副统帅*

1971年8月15日,毛泽东前往南方巡视,要最后解决林彪的问题。他同各地党政军负责人说:“这次庐山会议,是两个司令部的斗争。”“有人看我年纪老了,快要上天了,急于想当国家主席,要分裂党,急于夺权。”

其实,真正控制中国权力的历来是中共中央主席。国家主席只是礼仪性的。一个副统帅,当个礼仪性的国家主席会夺谁的权呢?

高文谦:“现在至少说得清的就是从1970年的庐山会议,他(林彪)是不是发动了一个突然袭击?设国家主席这个问题是不是就成为他一个政治纲领?提天才问题是不是就是一个理论纲领?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说清楚的,这都是毛的欲加之罪。”

9月6日,林彪听到毛泽东南巡讲话内容后,做好了挨整的准备。但是林立果却不想坐以待毙,准备动用自己的“联合舰队”与毛泽东拼一个鱼死网破,或者让林彪到广州另立中央,与毛泽东分庭抗礼。

*官方说法 他人质疑*

根据中国官方的说法,林立果在9月7日向“联合舰队”下达了一级战备命令。9月8日,林彪发出“盼照立果、宇驰同志传达的命令办”的武装政变的手令。林彪、林立果及其同伙随后进行了一连串的秘密行动,企图在毛泽东南巡途中刺杀他和中共上层领导人。

不过,很多文革研究人员认为,官方的说法并不足以使人信服,这一段史实至今仍然是扑朔迷离。

毛泽东似乎感觉到或者知道林立果有所动作,因此改变行踪和行程,提前返回北京。

*机毁人亡 政局震荡*

1971年9月13日凌晨,得知毛泽东提前返回北京的林彪、林立果和林彪的妻子叶群乘坐256号三叉戟飞机飞上那条震惊中外的不归路……

在北京,毛泽东发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于是,256号飞机飞越边界,进入蒙古,继续向北飞行。然而,在飞到蒙古和前苏联边界之前,飞机突然折回头,向东南的中国方向飞,最后在蒙古的温都尔汗附近坠毁,机上八男一女全部丧生。

“9.13事件”给中国带来了太大的震撼,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疑问。不过,人们起码可以确认这一点:1971年9月13日,毛泽东亲手挑选和扶植的接班人–林彪被毛泽东亲手打倒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据中共吹牛说自己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什么日本皇军,蒋介石几百万军队,就连世界最强的美军和联合国军队也在朝鲜战争中打了平手。这是对外,对内更是不在话下,反革命、右派、地主富农、资本家,只要指向哪里第二天就不见踪影,就连党内不同意见者如刘少奇,林彪,胡耀邦,赵紫阳等也是说打就打说倒就倒。
  • 陈小雅:陈晓农,你好!今年正逢毛泽东发动的“文化大革命”4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也刚好是你60岁——一个甲子的轮回。在这样一个时间里,我相信,你对自己的人生会有很多的感叹;对那场你父亲也曾参与,然后又被它打倒的、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也给你自己的命运带来“戏剧性”转折的事件,会有很多的反思。你去年出版的《陈伯达最后口述回忆》(阳光环球出版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版。)已经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但读者还有一些感到不满足的地方。譬如,关于陈伯达的人格;陈伯达三十年代首倡的“新启蒙运动”,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譬如,你父亲和林彪、四人帮被当作了三十年前的那场浩劫的责任承担者,而在林彪集团那里,一直极力撇清与四人帮的关系,你本人似乎也认为陈伯达与林彪集团不存在“结帮”的关系……诸如此类问题,作为读者和历史研究者,我很想听听你对这些问题的解释。当然,我更感兴趣的是,作为人子,你对你父亲有一个什么样的看法?这些看法,前后有没有什么变化?在你的心目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林彪日记》亦称《林彪工作札记》,中共官方一直严密封存。近日开始在有限范围内开放。这部《林彪日记》是研究中共党史的珍贵史料。
  • (录音:林彪在天安门广场高呼口号:“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w2006-08-12-voa5.cfm)
  • 大纪元8月16日讯】与朋友一起去考查黄河故道与水文,居然查证了一件林彪吸大烟是从延安时期开始的实事。
  • 在中国,只要一提起林彪和江青可谓尽人皆知、无人不晓。虽然现在随着历史烟云的远逝,人们有所淡忘,但是仍旧时不时的各种秘闻、逸闻、小道消息把人们带进了那段历史中。
  • 1970年4月庐山上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对文革派的围攻再一次触动了毛泽东阶级斗争的神经。他借批评“设国家主席和称自己是天才”为名,硬是要把这场风波变成一场路线斗争。 (w2006-09-09-voa18.cfm)
  • 曹操足智多谋,颜回大智若愚。
  • 在唐中宗、睿宗之时,武则天夺嫡之谋得逞,肆行不义之威,大唐的国祚差点脉断武则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诬告“谋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义士舍命护主,忠义的魄力震慑奸逆,改变了逆乱之势。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后化为精卫鸟,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麻姑成仙后,曾经历东海三次变成桑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