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品 欧、美、亚洲有区隔

人气 7

【大纪元9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凌美雪/专题报导

目前苏富比与佳士得两大国际拍卖会,在欧、美、亚洲各设置一个进行拍卖的地点, 分别是伦敦、纽约与香港3个城市。除寻求地利之便外,3个城市的拍品也有一定程度的区隔,位居亚洲的香港,则以元明清三朝瓷器为强项。

其实,香港原来并非亚洲唯一的国际拍卖会聚焦点,在1999年以前,苏富比也在台北拍卖华人油画,后来因为台湾税法繁复才一并退到香港。苏富比台湾区总经理张文文表示,香港的自由交易环境,对拍卖会来说成本相对划算。

至于为何不选中国的城市?张文文认为,中国还是一个相当“人治”的地方,缺乏保障,而且中国也还不让外商进入。交易点设在香港,亚洲地区包括中国、台湾的买家都会去,所以,目前香港还是最好的选择地点。

在香港进行的拍卖会,针对中、港、台三地收藏家选件,这种已在流传的收藏品,最大特色是比较有保障,因为近年坊间出现很多骨董器物膺品,使拍卖公司在选件时格外谨慎。由圈内早已知名或收藏眼光受信任的藏家手中释出的拍品,要比来历不明的新拍品有保障,甚至有些收藏家也会以买到“知名收藏家”释出的骨董为乐。

在骨董器物的部分,伦敦、纽约也有来自亚洲的拍品,不过,纽约多数以高古(青铜、唐三彩等)及家具较多,一来他们拥有较大的空间,二来受当地买家喜爱。

伦敦则以官窑及宫廷文物闻名,这与最早到伦敦竞拍的日本藏家有关,原来全世界最爱官窑瓷器的日本藏家,在拍卖会还没进亚洲之前就常跑伦敦竞拍,也因此官窑瓷器精品进伦敦拍卖会成为一种习惯性的传统。

此外,关注亚洲当代艺术的人,或许都已嗅到几分中国当代艺术家在国际拍卖会搏得较高价的味道,据了解,这样的现象来自中国当代艺术家独特的“自我标价”性格。

据拍卖会专业人士的分析,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家与全球艺术家共通的性格相当不同,一般艺术家都认为自身最大的职责是专心创作,其他事情可交给画廊或经纪人,而中国画家则有很多自己站在第一线,甚至自己为自己的作品订价、直接与画商或拍卖公司谈价钱,一旦他们喊出的高价有任一件被接受,画家的身价马上水涨船高。

目前中国当代画家以高价出现在拍卖会的现象相当明显,许多收藏家会视为潮流持续收购,张文文建议藏家对此可再持谨慎保守一点的做法,因为这些当代画家的作品,能不能在未来有持续增值的空间,尚待观察。如果收藏家手中以有数张同一位画家的作品,不妨考虑释出一些流通,把最好的留下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买东?买西?拍卖会无奇不卖
重要明初鎏金铜佛收藏 秋拍竞价
苏富比香港十月举办中国瓷器和工艺品拍卖
图片新闻:佳士得珠宝珍品香港预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