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局势变迁 政变次数呈现日渐减少趋势

标签:

【大纪元9月20日报导】(中央社纽约十九日美联电)一九六0年代,当亚非国家抛开加诸于他们的殖民束缚时,军事政变十分频繁;直到一九九0年代,后殖民时期国家权力斗争以及对苏维埃统治的抗拒,使军事政变依旧可见。

但无论如何,专家表示,像十九日在泰国发生的军事政变,特别在东亚地区,这些日子以来是相当少见的。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安全中心主任麦克表示,一九九0年代初期以来,政变次数下降,以及全面武装冲突次数的减少,应不是巧合。

他指出:“这是由于冷战结束,两三项武装冲突的源头从体制中移除的缘故”;麦克指的是殖民主义结束、后殖民时期政权超越不稳定性逐步进化,以及冷战结束。

根据海德堡国际冲突研究所的冲突晴雨表,政变于一九六0年代达到高峰,一年平均约二十五起;过了高峰之后,一年平均十五起一直维持到一九九二年,然后政变数字大幅下滑;一九九五年起,除了二00四年例外达到十起之外,一年平均发生五起政变。

是什么因素促使改变政府的行动,稳定地向文明手段发展?

麦克表示,推翻政府已经不再“被视为恰当”,“世界上的每个政权都希望称自己是民主国家”,寻求权力的人比较不诉诸暴力政变。

华府战略暨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资深学者鲁瓦克于一九五八年撰写有关政变的著作时,有同事告诉他必须每三个月更新内容一次,因为政变实在太频繁了。

他不将政变次数下降的原因,归给领导人态度的转变,而是领导人觉悟了。

他表示,“这些政府了解政变是推翻政府的机制”,所以他们就想办法使这些机制变为不可能,例如,将坦克指挥权交由一位将领负责,然后再将坦克所需的燃料交给另一名将领管控。

鲁瓦克以非常严格的用语来定义政变:抽离军方一部门,使其他武装部队瘫痪,并接掌政府;依他的观点,十九日在泰国发生的不能称为政变,因为泰国陆军经由正常指挥体系协同作业。

不过鲁瓦克指出,革命仍不能阻止,近来政治稳定致使政变减少,但这并不表示想要革命的欲望减低。

麦克则宽松定义政变,他表示,政变次数减少是因为许多国家的新政治现实。

他表示,这些国家政权不仅想要展现民主,他们也发现没有日趋复杂的社会提供合作,统治也会变得困难;这些社会对“拒绝合作”的运用愈来愈精细,并以此来对他们的政府施压。

他指出:“在过去这奇特的三十年中,集权政权不寻常地减少,压倒性的多数臣服在和平的压力下。”

相关新闻
泰惊传军事政变 美将发表声明
政变传来 他信取消纽约联大演说
财经简讯
泰发生政变 美呼吁依民主法治原则解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