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丰原漆艺展览馆 漆艺文化再现风华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赵宏进台中县十三日电)台湾早期漆艺重镇丰原市,由于时空环境的变迁逐渐没落,丰原市公所特地成立台湾首座公立的漆艺展览馆,期望丰原在地漆艺文化再现风华。

漆器工艺的发展在丰原地区源远流长,自日据时开始,因此日人对漆器的使用与传统,便在台湾广植漆树,也促使漆器制造工业得以蓬勃发展。

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漆器工厂设于台中县,且多集中于丰原附近,因此说漆艺为本地传统手工艺是一点也不为过。丰原的漆艺产业,每年的外销金额高达新台币五、六亿元,从事此行业的人口有二、三千人。  

台中县漆艺协会理事长廖圣文表示,所谓漆艺是指在胎体(能够被涂漆依附的器物称作胎)上作保护装置,然而胎体可以是很多种材质,尤其在木材上所呈现的效果最好。

丰原市早期是中部地区木材最主要的集散地,再加上日据时期日本人曾有计划的培植漆工人,在此良好的条件下,自然促成漆艺发展之绝佳环境。

约在民国五十四年,美商在丰原市设立了米尔帕赫罗工厂从事木制沙拉碗的生产,因此养成了大批木胎白身及漆业人才,对于应付六、七十年代日本大量的漆器订单,有功不可没的功劳。

丰原的漆器艺术,从日据时一直到民国七十五年,都是漆器工厂最蓬勃发展的时期,所制产品大都份外销至日本,种类以碗、盘、碟子等日用品为主,


丰原市公所成立台湾首座公立的漆艺展览馆,期望丰原在地漆艺文化再现风华。图为展出的精美漆器品。//中央社

漆器为日本人生活使用器物,种类繁多,当时丰原地区外销日本的产品,就品级而言,只能算是普通品,能够生产高级漆器的技师不多。将漆艺搬到艺术殿堂的是在民国六十二年,漆艺师陈火庆,他与友人合作成立立伟公司生产高级漆器。

丰原漆器产业虽然蓬勃发展,但是这些漆器产品未曾在国人自己生活上落实,台湾漆器的产销权由日本人主导控制,而且漆器制作费工费时,无法完全机械化、自动化,是一种劳力密集的手工业。

民国七十八年间,台湾经济环境大变动,国内木材无法大量供应,需要依靠外来进口木材,时空条件的改变下,使经营者面临极大的困难。

这十几年来台湾的工资大幅提升,漆器制作费工耗时,因而本地产业逐渐外移至劳力密集的大陆及东南亚国家,丰原地区的漆器工艺盛况不再。

有鉴于一般人对漆器的陌生,为发扬在地文化,丰原市公所特地选在水源路中正公园园区内成立丰原漆艺馆,是台湾首座公立的漆艺展览馆。

漆艺馆设于风光优美的中正公园内,一楼为展示场和操作工作室,展出内容包括漆器工艺的史料和知名艺师的作品等等。

二楼主要为地方文化产业展览室和研习教室,这也是馆方为了支援传承技艺教学研习活动的地方,所以漆艺馆不仅是有静态的展览,更兼具教育、产业、文化、休闲等功能的知性空间。

市长张静分希望漆艺馆加强教育功能,让民众了解漆器的精致与使用方法,让漆器能逐步走向生活化,普及在一般民众的生活中,使漆器产业能永续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