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或寄藏 让文物再现风华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5日讯】(据中广新闻 吴凤雪报导)文化保存意识抬头,愈来愈多的人愿意将自家的收藏或是发现的古文物,交由文化主管机关典藏,让这些被遗忘的历史人文,再现风华。

民国七十年,南回铁路施工时,在台东新站后方发现的卑南文化第一批文物,揭开卑南遗址神秘面纱。不过多年来,位在遗址中央的十公顷精华区,虽然公告遗址,禁止农民破坏,但却仍属于私人土地,多年来不少文物在农民不知情的情况下,遭到贩卖或是被当作普通石材来利用,相当可惜。这项延宕二十几年的台东“卑南文化遗址精华区”征收案,经过立法委员黄健庭的争取,行政院长张俊雄已经允诺将在明年编列5亿元办理征收。

而从民国七十一年公布实施的文化资产保存法,历经了二十五年,民众的文化保存意识也逐渐抬头的趋势,为了抢救卑南遗址而设立的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 近年来不仅有捐款资助考古发掘者,并陆续收到民众的多元捐赠,包括油画、绘图手稿、高巍和将军的军服,及农民(赖振熊)捐赠3500年前的卑南石壁等。

史前馆欢迎民众捐赠文物或寄藏,除了让文物能获得更妥善的保存外,更可以利用研究人员的专业,进而延伸文物所蕴含的人文、历史意义,彰显文物的价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