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挑战权限 中国网络记者意外崛起

标签:

【大纪元11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田清综合编译) 一些有理想的中国青年记者越来越挑战中共严格审查制度的极限,报导更多群众关心的贪污腐败事件。不过,在极权下的中国记者是多么的无助。结果是,在中国工作的记者要不就是屈服于审查制度,要不就是失业。近年来,由于快速成长的网络,中国网络草根记者意外崛起,他们赶在政府审查之前,在网络快快传播消息,并意外成名。

中国记者挑战新闻权限

华盛顿邮报12日报导,庞皎明(Pang Jiaoming,音译)几星期之前结束了2年的记者生涯。中共中宣部和官方的全中国记者协会下令给庞皎明的雇主——中国经济时报不但要开除他,还要求“对记者强化马克思意识形态教育。”中宣部还另外发布给中国各新闻机构一份单独通知,通知中明令禁止庞皎明在其他机构担任记者。这等于断了庞的记者生涯。

庞引起高层注意是他的两篇报导,报导揭露“不合规格”的煤灰被用来建造武汉和广州之间耗资120亿美元的500英里铁路。庞的报导中写道,煤灰是用于隧道、桥梁和路基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不合规格的混凝土可能导致结构倒塌和悲剧事件的风险。

庞的报导被刊登在头版,说明了中国的青年记者越来越想挑战中共严格审查制度的极限。不过,他的命运也显示在极权政府下的中国记者是多么的无助。结果是,在中国工作的记者在中国工作的记者要不就是屈服于审查制度,要不就是失业。

庞来自海南岛,2005年毕业于北京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担任记者之后不久,他撰写了江苏省的污染。之后,他的报导揭露了山西省的污染、湖南的煤矿贪腐和内蒙古牧草地的滥用。这些报导激怒了事件当地的数十名地方官员。结果,庞被中宣部认定是想要挑战新闻权限。

庞皎明最近的一场赌注是在6月。他登上往南的火车展开他的调查。他发现了五家工厂贩卖低于国家标准的煤灰用于混凝土。他表示亲眼见到这些不合规格的煤灰装上卡车混成混凝土用于建造铁路。他有两家实验室分析的煤灰样本,证明不符合中国的标准。

庞皎明表示,低质煤灰与高质煤灰的价差每吨达12美元。这表示很多钱是从做假赚来的,可能是铁路建设公司,也可能是煤灰供应商。

由于对贪腐和安全危害的清晰分析,庞的7月4日刊登的第一篇报导就收到了快速的回应。庞表示,他的编辑收到铁路部、中宣部和全中国记者协会的电话要求 不再对这个议题进一步报导。

庞表示,虽然暂时 失业,他并不沮丧惊慌 ,“我必须等等,再观察一下。”

中国网络草根记者意外崛起

路透社12日报导,中国被中共管制的新闻媒体伴随快速成长的网络,给了网络草根记者一个特殊的机会﹕在政府审查控制之前,在网络快快传播消息的机会。

本来在湖南省一个小镇贩售蔬菜,26岁的周(Zhou)在部落格登出重庆市开发商和居民纠纷的报导而意外出名。

被称为中国“第一个草根记者”的周表示,“我一开始去重庆是想卖菜,我想如果我能够出名,生意会比较好。”没想到,网络报导纠纷事件却使他意外成名。

收取7000元人民币捐款进行他重庆报导之旅的周,坚称钱是用来支付旅费和报导不动产纠纷。

对于那些面临被逐出家园、困境又无法引起媒体注意的绝望居民而言,这个钱值得付。周说,“政府从不与居民沟通。屋主没有发声的管道。”

周坦承收钱帮助居民购买网域名称,设置网站,并且把他们的困境发布到网路上,这使得先前为他的勇气叫好的网客嘲弄他的利益。

然而,他在长篇的部落格文章中打击了对他的批评,他表示他从来没有任何意图,只是想要出名——希望帮他湖南的蔬菜事业做宣传。周说,“我不想要人们认为我偶像或是英雄,我没有那样的责任,那是政府的责任。”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著名异议人士杨建利谈对中共的新认识
采访维权 英记者遭中国便衣警察干扰
中国建奥运外国记者数据库 用意何在?
厦门渔船搁浅金门  四名渔民获救遣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