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外银并购国银大战 企业磨合为胜出关键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2月22日报导】-中华商银标售专题报导系列之四(中央社记者何旭如台北二十二日电)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标下中华商银,也使台湾四大外商银行完成在台并购布局,分行家数同步扩张,看似竞争又回到同一个起跑点,不过四家外银并购过程大不同,恐成未来发挥综效的关键。

由金融重建基金赔付474.88亿元,汇丰银标下中华银,全台分行家数由目前的 8家,明年三月完成交割后,将变成47家,与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相近,一场外银大战俨然又回到新的起跑点。

外银为突破分行据点太少的困境,去年起各自大展身手,由渣打银行打头阵,抢先于去年九月并购新竹商业银行,接下来花旗银行也并购华侨银行,荷兰银行由中央存保手中标下台东企银,纷纷于今年正式完成合并。

透过并购,外银在台分行据点快速扩张,不过并购得标的资产品质不同,并购方式也不同,都是影响并购综效的关键。

市场人士分析,分行家数不是关键,而是并购过程,是大吃小、还是小吃大。例如渣打以现金收购新竹商银,成为外银分行家数最多的“老大哥”,但合并后,渣打员工远少于来自新竹商银的员工数,“以小吃大”将面临文化优势锐减的挑战。

12月15日渣打银行产业公会举行会员大会,以1500多票压倒性多数通过罢工,将与资方进行实质协商,若无法达成协议,将于明年 2月行使罢工权,也将创下外银在台罢工的首例。

市场人士表示,企业合并、本国银嫁入外国银,文化磨合为最大考验之一,渣打银今年 7月合并新竹商银后,虽致力员工教育训练、英语训练等,协助原竹商银员工能快速融入渣打的外商文化,不过面临人数庞大的原竹商银团队,渣打原有文化优势恐不再。

汇丰银标下中华银,同样面临渣打银“以小吃大”的挑战,此外,投标过程中,汇丰银仅花一个星期对中华银进行实地查核(Due Diligence, DD),是否对标得的中华银资产、员工够了解,也是一大问号。

市场人士表示,花旗银收购华侨银,花了一年时间慢慢看、慢慢谈,光第一阶段实地查核就花了一个月,看对眼才决定要买。

花旗银主管举例,评估并购侨银时,发现侨银的中小企业客户群庞大,且客户忠诚度非常高,对花旗的企业金融业务,价值很高,未来并购综效也容易浮现。

中华银员工约2000余名,根据得标的交易协议,汇丰银合并中华银时,必须保留一半以上原中华银员工。不愿具名外银主管指出,汇丰要如何让这些员工熟悉汇丰讲英文的主管、外商企业文化,将有一场硬仗。

四大外银完成在台并购布局,员工数、分行家数直逼其他本国银行,可望替国内银行市场注入一股新刺激能量。不过,外银主管也坦承,企业文化不是说变就变,并购之后,至少需一年的时间磨合,届时谁的综效胜负将更明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