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人士请当心!糖尿病已盯上您

人气 16
标签: ,

【大纪元3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曾去执报导)亚洲人历经几百年来的贫困生活,现在新兴富裕的中产阶级正开始恣意挥霍,甩掉传统多吃蔬菜米饭、少吃肉的习性,而选择了油腻的食物。于是今天吃双层的乳酪汉堡,明天吃意大利卤汁面条加油炸鸡块,天天大快朵颐,日子过得不亦快哉。

从饥饿到富足

但是亚洲人这种吃的花样增多,生活上却运动得少,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容易得糖尿病。

根据近日香港路透社的报导,健康专家认为,几百年来,亚洲人的新陈代谢已经习惯于吃得省又劳动得勤。如今亚洲人因为太胖、爱吃肥肉又不运动,所以特别容易患糖尿病。香港中文大学医药系教授克里福.寇克兰(Clive Cockram) 表示:“如果你早年的生活穷苦,然后迅速富裕起来,你得病的机会就高。”

据统计,亚洲人得糖尿病的概率是高加索人的四至六倍。健康专家忧心,慢性而致命的糖尿病,很快会在亚洲与海外富裕的亚裔社区,成为一种流行病。英国瓦立克医院的糖尿病专家雪琳.博德曼(Shirine Boardman) 医师说:“得糖尿病的人比得爱滋病的人多,在发展中国家,它很快会成为主要的健康问题。”

在西太平洋地区,北从蒙古、日本,南至纽西兰,估计患糖尿病的人会从今日的6700 万人,至2025年达到 1亿人。


斯里兰卡也是亚洲的一个糖尿病高发病区。图为一位日本志愿医生为斯里兰卡西南部乡村居民作体检。(TATYANA MAKEYEVA/AFP/Getty Images)

要少吃多动

随着中国与印度经济的繁荣,许多贫穷的家庭开始富裕起来,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人民花在吃喝方面的钱增多,在田里劳动的机会减少,可能会使患糖尿病的人数骤增。

英国的糖尿病专家柯迫.马瓦(Kirpal Marwa )说:“有个理论认为,饥饿实际上可以防止人们得糖尿病。”

克里福.寇克兰同意这种说法。他说:“几千年来,人类的身体已进化出保护机制,可以保护我们,防止饥饿、穷困,以及被人追捕与杀害。但是现在的环境正好相反,因为食物充足,这种保护机制派不上用场。”

根据这种“节俭基因”理论,贫穷人家营养不良的胎儿,它的胰导腺可能比较窄,无法适应日后富裕后多糖的食物。

由胰导腺制造出的胰导素可以帮忙消耗或储存糖类,但是当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导素,或无法适当的消耗胰导素时,糖类在血液里无法正常的储存与消耗,就会造成糖尿病。

根据世界糖尿病联盟的估计,每年有300万人的死亡是归因于糖尿病。现在全世界有 2亿4千6百万人患这种病,至2025年,会达到3亿8千万人。这种病患的数目在2003年是1亿9千4百万人。

香港大学医学系教授凯伦.兰姆(Karen Lam )表示,不管亚洲人对糖尿病的敏感性如何,解决的办法与其他人种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少吃一点。记住!也许你吃得多,但不要全部吃得精光,而且要多运动。


巴基斯坦前曲棍球明星Wasim Akarm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图为他在2006年6月4日的一场集会上分享自己对抗糖尿病的心路历程。(SEBASTIAN D’SOUZA/AFP/Getty Images)

糖尿病肆虐儿童与青少年

香港厨师邱金万(译名),几年前工作时切伤自己手指,发现自己罹患糖尿病。 51岁的邱先生说:“我的伤口无法愈合,因为病菌已经渗入骨头,必须立刻动手术,后来证实我得的是糖尿病。”

不只是邱先生这个年龄层的人容易得这种病,得了它之后就无法痊愈,而且现在有更多的儿童与青少年罹患。

国际糖尿病联盟的最新资料显示,糖尿病最普遍的二种类型正以惊人的上升速率侵害人们,通常第一类型袭击青少年,第二类型面向成年人。

目前全世界有44万名14岁以下的孩子患有第一类型的糖尿病,与此同时,第二类型的糖尿病,以前从未听说儿童与青少年罹患,如今正以惊人的速率上升,特别在少数族裔中。

在日本,1976至1980年间,初中生每10万人中有7.3人患第二类型糖尿病,但自1991至1995年间,它增加了一倍,成为13.9人。不但是对青少年,它已成为儿童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并可能袭击任何年龄的孩子,包括幼稚园儿童和初学走路的小孩。


2007年1月16日,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患有糖尿病的4-6年级学生在接受一份特殊教育,由厨师示范如何准备适合糖尿病人的食品。(Alicia Jerome/NBAE via Getty Images)

亚裔人士应提高警惕防止糖尿病

糖尿病最好的管控方式是吃药、运动与适当的饮食,如此可以避免诸如心脏病、高血压、眼盲、肾脏与神经伤害、感染与牙龈疾病等并发症。第二类型糖尿病逾期比较难治,而药物的控制极其重要。像上述的邱先生一停止用药,结果就得了中风。

在英国,医生发现亚洲人,尤其是印度与巴基斯坦出生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数目急速增加。根据瓦立克医院博德曼的说法,在英国,超过40岁的亚洲人有四分之一会得糖尿病,而在巴基斯坦本地出生的人有40%会罹患此病。

博德曼说:“亚洲社区的人罹患这种病越来越多,因为他们日渐富裕,吃得多却运动得少。”

这样看来,防制之道还是那句老话:少油腻、多运动。


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没有请生育假的香港母亲倾向生出体重较轻的婴儿,并增加儿童患糖尿病和心脏毛病的风险。(PETER PARKS/AFP/Getty Images)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早期使用胰岛素增敏剂 可助糖尿病血糖稳定
糖尿病患者10大食疗法患者10大食疗法
黑巧克力 苦乐参半
医师:反式脂肪是健康的隐形杀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