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子夏问孝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2145
【字号】    
   标签: tags: ,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2)服其劳;有酒食(3),先生馔(4),曾(5)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

(1)色难:有二种解释:一解谓侍奉父母,以能和颜悦色最为困难;此色指子女的脸色。二解谓子女能顺承父母的脸色最为难得;此色指父母之脸色。色,脸色。难,困难、不容易做到。

(2)弟子:指年幼者,如晚辈、儿女。
(3)食:饭,食物。
(4)先生馔:先生,指长者或父母。馔,吃喝、食用。
(5)曾:乃、竟、难道。

【语译】
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能随时和颜悦色是最难得的!有事时,由儿女出劳力为父母去做;有酒饭时,让父母享用,难道这样做就算是孝顺吗?”

【研析】
“色难”乃是心难,只有发自内心的真诚关怀和敬意,才能随时保有温婉和悦的脸色。真正的孝,不只是表面的、物质的奉养而已。

凡事多替别人想,与人为善,更何况是自己父母兄弟。

【延伸思考】
(1)中国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您的看法为何?
(2)下列相关资料中,提到为政篇中其他有关“孝”的言论,您有什么见解?

【相关资料】
(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第二》)
(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第二》)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 * *

【说故事时间】

冻浦鱼惊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有行孝道成仙的东晋道士许逊,还有晋时为母卧冰求鲤的王祥,等等。后来,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演变为成语“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是个至孝之人。他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待他不慈,数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不好,于是失去了父爱。他每天被责命清扫牛房。父母有病,他衣不解带地侍奉他们,毫无怨色。

有一次,继母重病,要以鲤鱼做药。当时天寒冰冻,王祥不顾严寒,来到河中,解开衣服,卧冰求鲤。这时,冰忽然自动裂开,一对鲤鱼跃出河面,王祥持鱼而归。一片孝心,如愿以偿。

乡人惊叹,以为是他的一片孝心感动上天所致。

(出《晋书•王祥传》)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